寶馬扎根本土市場,以工業4.0對接中國制造2025
5月19日,寶馬新大東工廠正式開業。這座投資76億人民幣的新工廠,擁有完整的生產工藝,尖端生產設備,并采用大數據、數字模擬和物聯網等創新生產技術,充分了實現了德國的“工業4.0理念”與“中國制造2025”的高度契合,是寶馬集團深耕中國本土市場的又一戰略舉措。
一場小提琴伴著二胡的演奏、一段德國工廠員工朗讀的《沁園春.雪》、一次帶著傳統剪紙元素的剪彩……5月19日,位于遼寧沈陽,被稱為國內“工業4.0”應用典范的寶馬新大東工廠正式開業,揭幕儀式上不斷出現的中國元素令人格外驚喜。
這座投資76億人民幣的新工廠,擁有完整的生產工藝,尖端生產設備,并采用大數據、數字模擬和物聯網等創新生產技術,充分了實現了德國的“工業4.0理念”與“中國制造2025”的高度契合,是寶馬集團深耕中國本土市場的又一戰略舉措。
“大東工廠一直見證著我們的合資企業和BMW5系的成功發展,而新大東工廠再次表明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寶馬集團負責財務的董事彼得博士在揭幕儀式上說道。
據了解,包括鐵西工廠在內,沈陽的兩大整車工廠總產能將提升至每年45萬輛,且未來仍有提升的潛能。這意味著新大東工廠必將助力寶馬集團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寶馬汽車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大東工廠在提升了產能的同時,還將整體的能耗下降了超過30%。“新工廠和鐵西工廠一樣,是最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工廠。”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說。
更深入地扎根中國本土市場
寶馬集團在中國取得成功源自其植根于中國,專為中國,與中國共發展的長期的本土化策略。自2009年以來,寶馬集團在沈陽生產基地的投資已經超過360億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這里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銷量占到了全球的20%以上。”彼得博士表示,“2017年將是又一個成功的年份。”
除5年前開業的鐵西工廠之外,2016年寶馬在沈陽還建成了德國之外,唯一擁有鑄造車間的動力總成工廠。而新大東工廠的揭幕,不僅實現了對“工業4.0”的深度應用,同時也是寶馬本土化戰略的進一步升級。
“寶馬集團有著清晰的本土化策略,市場在哪里,生產就在哪里。”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齊普策強調,為某一市場量身打造專屬車型,并為此建立新工廠,對寶馬集團而言,尚屬首次。
寶馬清晰的本土化思路,一方面是在生產上堅持推進本地化,同時提升本土研發力量和規模,另一方面,在產品的布局中,也在不斷貼近中國市場,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其打造專屬車型。
對于寶馬集團來說,BMW5系是集團最重要車型之一。據了解,早在2006年,寶馬就開始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長軸距車型。“世界范圍內,BMW5系是該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在中國,BMW5系到去年仍是豪華車市場上最暢銷的車型。”彼得博士說。
當前,寶馬在中國正不斷擴大其國產車型的陣容。今年1月,鐵西工廠開始生產第五款國產車型,即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全新BMW1系運動轎車。同時,大東工廠的擴建,“為引入第六款BMW國產車型創造條件,我們正為在大東工廠引入全新BMWX3進行準備。”齊普策對筆者介紹道。
據悉,寶馬將要在未來發布三款重量級的新品,分別是全新一代BMW5系、全新BMWX3以及下一代BMW3系,而中國工廠將在這些車型的全球上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德國工業4.0對接中國制造2025
對于寶馬而言,新大東工廠是最為現代化、最為先進、最具有可持續性的“工業4.0”工廠。行走在新大東工廠中,你會發現智能與高效遍布工廠的每個車間乃至每道工序。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裝備與工業制造的充分融合,全面體現在全新一代BMW5系Li上,用新大東工廠廠長張濤的話來說就是:“全新一代BMW5系Li是一款全身都是數據的車。”
據了解,為實現車身的輕量化而使用的鋁材的沖壓比鋼復雜3倍以上,但是通過數字模型精準計算出鋁板沖壓回彈度等參數后,成型精度到達0.02毫米,這相當于人類發絲直徑的三分之一。而基于大數據的記錄和分析,能夠實時進行對比監測,從而確保多達33種鋁部件的高精度制造。正是基于此,全新一代BMW5系Li才能實現大幅減重130公斤。
同樣,處于科技前沿的“物聯網”技術也被應用于生產過程當中,每個零部件以及每臺機器的每次作業都可被追蹤和分析。基于這種“物聯網”架構,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全新一代BMW5系Li的“零缺陷”生產將更接近現實。
“我們很有信心新5系長軸版在中國發布之后,將繼續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的領導者,我們會繼續在這方面做出努力”。康思遠說。
在零部件本土化上,通過鐵西和大東工廠的建立,寶馬已為沈陽吸引了很多供應商進駐沈陽。“工業4.0不可能由一個工廠,或者由一個企業開發所有的技術,一定是跨界合作的結果。”康思遠說。新大東工廠的開業,將會吸引更多零部件商入住,這將加快生產及研發配套零部件的本土化。
同樣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的“工業4.0”理念與“中國制造2025”是高度契合和銜接的。這同樣也是寶馬搶先一步布局未來中國汽市場,抓住“汽車制造”向“汽車智造”轉型這一發展機遇,邁出的十分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一步。
以電動化推動在華可持續發展
已走過百年的寶馬集團始終將目光放在前方,在今年慕尼黑的年會中,寶馬向世界宣布開啟“下一個百年”,面向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正是寶馬所關注的。
在寶馬提出的面向未來出行的ACES戰略中,電動化是十分明確的方向,這也是與中國市場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部分。“中國是全球電動車發展最大的市場,我們會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投入。”彼得博士表示。
在中國,寶馬已經有5個系列,9個不同車型的新能源車,“在整個汽車市場中,寶馬是提供給顧客最多新能源車選擇的一家企業。”康思遠說。
目前,沈陽工廠已經在生產包括BMWX1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兩款之諾60H在內的新能源車。同時,鐵西和大東兩座整車廠均可實現傳統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柔性和共線生產。
據悉,未來,寶馬還會繼續向沈陽工廠引入更多的新能源車型。2017年內,鐵西動力總成工廠還將建立高壓動力電池組裝生產線,助力寶馬在華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研發中心二期也將于年內開業。
2017年,寶馬計劃在在全球銷售包括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車型在內的10萬輛新能源汽車。“寶馬對于中國豪華電動車市場特別有信心。我們相信在未來,中國豪華電動車市場的潛力一定會是非常巨大的。”彼得博士表示,從電動車戰略的角度來講,目前沈陽基地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滿足政府對電動車發展方面的要求。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