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工行業有望再增20%
“經濟規模大幅增長、技術水平步入高端、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盤點2006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的軌跡,亮點頻現、可圈可點,幾大跨越在行業發展的歷史豐碑上清晰可見。近日電工行業列出的2007年任務目標預測數據,描繪出繼續上揚的曲線:工業總產值有望完成16560億元,同比增長20%;主營業務收入有望完成16000億元,同比增長20%;新產品產值將達2250億元,同比增長25%;變壓器產量預計突破85000萬千伏安,同比增長20%。
一連串亮眼的數字表明,2007年電工行業發展態勢仍然令人振奮。
成就篇“蛋糕做大”造就“十一五”良好開局
高位平穩運行一年,電工行業獲得經濟持續發展、技術創新成果顯著、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等一系列突出業績。顯而易見,這為行業“十一五”創造了良好的開局。
經濟運行趨好的具體表現是:產銷快速增長、銜接良好。從電工行業的產銷增速看,產品銷售率達到97%以上,產銷銜接繼續向好。經濟規模增長、“蛋糕做大”,行業總體利潤有了較大幅度增長。電工產品的對外貿易活躍,發展勢頭良好。
經濟運行質量有較大提高,產品銷售率明顯地呈現階梯式增長,一組數據作為佐證:1~3月96.47%,1~6月96.73%,1~9月97.28%;1~11月則達到了2006年以來最高點為97.47%。雖然從電工行業各分行業看,產銷發展情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分行業由于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增長幅度明顯低于電工行業的平均水平,但就整個電工行業而言,產銷的快速增長和良好銜接依然是行業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
進出口貿易持續蓬勃發展。電工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著蓬勃發展的態勢。分析進口產品,要數低壓電器的數額最大,達68.98億美元。其次為電線電纜(31.41億美元)、變壓器和互感器(16.29億美元)、低壓開關板(14.95億美元)等。在出口產品中,電線電纜數額最多,達到了65.11億美元,其次為低壓電器(47.04億美元)、電動工具(31.37億美元)等。
創新篇自主知識產權高端技術喜結“碩果”
電工行業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使一些重點產品的結構性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這種突破性進展集中反映在新產品產值近年來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03年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41.73%,2004年為44.66%,2005年為43.25%。在這樣連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依然創下不凡的業績。
其次,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電工行業在積極發展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的同時,依托全面掌握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輸變電關鍵設備的制造技術,大力開展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的研制。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一批具有高端技術水平的輸變電設備研制喜結“碩果”:據不完全統計,500千伏大型變壓器產量達到4124萬千伏安;SF6/550千伏高壓斷路器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以上,SF6/550千伏全封閉組合電器產量為上一年同期的2.5倍。
據介紹,目前,堅持技術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的舉措已成為促進電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輸變電設備行業將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成套設備定為“十一五”的發展方向,并通過自主開發為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提供了諸多關鍵設備,目前發展態勢喜人:西安變壓器公司、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公司、天威保定變壓器公司、西安西開高壓電氣公司、平高集團等在特高壓成套輸變電設備領域開發研制方面,展示了驕人的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重大裝備正在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在高端輸變電領域,新疆特變電工集團承接訂單達3.4億美元;天水長城開關有限公司等高壓開關生產企業也分別在國際市場攬入高端技術產品領域的工程項目訂單。
展望篇走勢趨好預計增幅20%
2007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態勢繼續趨好。權威人士認為,從宏觀上看,電工行業發展所處的經濟環境非常有利。從微觀分析,過去的一年,電工行業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利潤顯著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提高,這種趨勢將繼續延續。行業最新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對今年行業發展趨勢是樂觀的,總的基調是,經濟高位運行,有望實現20%的增長。
據介紹,行業發展利好因素主要有:技術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調整趨勢看好,隨著我國對大容量高參數火力發電技術、大功率核電技術、潔凈煤發電技術、節水發電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究和掌握,電工行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將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等重點工程的建設,將促使城鄉電網建設速度加快。隨著“三-常”:等一批50萬伏直流輸變電工程以及西北75萬伏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和投入運營,將為變壓器、互感器、高壓開關等行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帶動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在發電、輸變電制造業的拉動下,配電設備、用電設備、電工器材以及電工專用設備等產品也將得到相應發展、產量也將實現適度增長。
一連串亮眼的數字表明,2007年電工行業發展態勢仍然令人振奮。
成就篇“蛋糕做大”造就“十一五”良好開局
高位平穩運行一年,電工行業獲得經濟持續發展、技術創新成果顯著、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等一系列突出業績。顯而易見,這為行業“十一五”創造了良好的開局。
經濟運行趨好的具體表現是:產銷快速增長、銜接良好。從電工行業的產銷增速看,產品銷售率達到97%以上,產銷銜接繼續向好。經濟規模增長、“蛋糕做大”,行業總體利潤有了較大幅度增長。電工產品的對外貿易活躍,發展勢頭良好。
經濟運行質量有較大提高,產品銷售率明顯地呈現階梯式增長,一組數據作為佐證:1~3月96.47%,1~6月96.73%,1~9月97.28%;1~11月則達到了2006年以來最高點為97.47%。雖然從電工行業各分行業看,產銷發展情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分行業由于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增長幅度明顯低于電工行業的平均水平,但就整個電工行業而言,產銷的快速增長和良好銜接依然是行業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
進出口貿易持續蓬勃發展。電工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著蓬勃發展的態勢。分析進口產品,要數低壓電器的數額最大,達68.98億美元。其次為電線電纜(31.41億美元)、變壓器和互感器(16.29億美元)、低壓開關板(14.95億美元)等。在出口產品中,電線電纜數額最多,達到了65.11億美元,其次為低壓電器(47.04億美元)、電動工具(31.37億美元)等。
創新篇自主知識產權高端技術喜結“碩果”
電工行業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使一些重點產品的結構性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這種突破性進展集中反映在新產品產值近年來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03年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41.73%,2004年為44.66%,2005年為43.25%。在這樣連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依然創下不凡的業績。
其次,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電工行業在積極發展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的同時,依托全面掌握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輸變電關鍵設備的制造技術,大力開展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的研制。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一批具有高端技術水平的輸變電設備研制喜結“碩果”:據不完全統計,500千伏大型變壓器產量達到4124萬千伏安;SF6/550千伏高壓斷路器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以上,SF6/550千伏全封閉組合電器產量為上一年同期的2.5倍。
據介紹,目前,堅持技術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的舉措已成為促進電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輸變電設備行業將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成套設備定為“十一五”的發展方向,并通過自主開發為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提供了諸多關鍵設備,目前發展態勢喜人:西安變壓器公司、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公司、天威保定變壓器公司、西安西開高壓電氣公司、平高集團等在特高壓成套輸變電設備領域開發研制方面,展示了驕人的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重大裝備正在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在高端輸變電領域,新疆特變電工集團承接訂單達3.4億美元;天水長城開關有限公司等高壓開關生產企業也分別在國際市場攬入高端技術產品領域的工程項目訂單。
展望篇走勢趨好預計增幅20%
2007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態勢繼續趨好。權威人士認為,從宏觀上看,電工行業發展所處的經濟環境非常有利。從微觀分析,過去的一年,電工行業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利潤顯著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提高,這種趨勢將繼續延續。行業最新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對今年行業發展趨勢是樂觀的,總的基調是,經濟高位運行,有望實現20%的增長。
據介紹,行業發展利好因素主要有:技術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調整趨勢看好,隨著我國對大容量高參數火力發電技術、大功率核電技術、潔凈煤發電技術、節水發電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究和掌握,電工行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將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等重點工程的建設,將促使城鄉電網建設速度加快。隨著“三-常”:等一批50萬伏直流輸變電工程以及西北75萬伏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和投入運營,將為變壓器、互感器、高壓開關等行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帶動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在發電、輸變電制造業的拉動下,配電設備、用電設備、電工器材以及電工專用設備等產品也將得到相應發展、產量也將實現適度增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