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造超級飛船 兩小時可把軍隊送到全球(2)
據拉方丹介紹,在2001年執行一次打擊“基地”組織的行動中,由于在尋求鄰國外交許可的過程中耗費太多時間,以至于美海軍陸戰隊員搭乘的直升機未能及時抵達位于阿富汗的作戰地點。正是由于這次事件,使得拉方丹產生了繞過領空范圍,將小股作戰分隊直接從基地或軍艦上投送至作戰區域的想法。
按照拉方丹的構想,這個亞軌道飛行器一次可搭載13名海軍陸戰隊士兵以及兩名駕駛員。在飛行過程中,它先是被懸掛在一架大型亞軌道飛機的腹部,在被帶到數公里的高度后便與母機分離。然后通過超音速沖壓噴氣發動機將飛行器提高至30公里的空域,再發動火箭發動機,以拋物線的軌跡將飛行器提升至80公里以上的太空。當到達距離地面1.1萬公里的高度后,這個飛行器將展開雙翼并開始進入著陸階段。著陸時,復合罩會吸收和隔絕飛行器進入大氣時產生的熱量。
造飛行器先造發射飛機和著陸車
打造這種飛行器將由二大階段組成:發射飛機和著陸車。近年來,美國宇航局、美國空軍和海軍已經有一些開發新的運載火箭的項目,可以讓運載火箭使用多階段系統、混合火箭以及超音速空氣動力發動機。如今開發的飛行器能用作海軍陸戰隊的運載飛機,第一階段的發射火箭將攜帶實際的太空船———包括超音速飛船“獵鷹”、波音X-51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RATTLRS導彈,還有絕密的二階段的太空船“熱鷹”。隨著這些項目的落實,最終將生產出超級飛船的運輸機。
飛行器的核心組件是著陸器,它是比例復合公司生產的太空船一號。2004年10月,太空船一號由運載飛機帶到12公里高的上空,然后由自己的火箭再推進了110公里,最后像一架飛機一樣實現著陸。
盡管完成這個飛行器的整個著陸器還很遙遠,但運載飛機和著陸器的隔熱板和推進器的關鍵技術都非常先進了。現在的目標是制造Sustain可重復使用的、響應快的、強大的運載火箭,最終讓它能和航天器一樣進入太空。此外,還需要更加快速的準備發射程序;需要耐用、可重復使用的隔熱板來取代美國航天飛機易碎的隔熱瓦。
超級飛船2030年批量生產
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國會已對拉方丹的方案表示出了興趣,而美國海軍陸戰隊有可能在15年后開始對首架試驗型的Sustain載人飛行器進行測試,至于批量生產時間則要接近2030年。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