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中國能源及電力發展
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主辦的“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電力行業的16位院士、幾十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中國能源問題及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表示,提高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排的兩大基點。在我國,雖然煤炭和油氣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仍將是能源主力,但我國油氣的“儲采比”已到了警戒線,煤炭的“儲采比”也遠低于大多數國家的水平。因此,必須要明確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定位,可再生能源要逐步由補充能源提升為主導能源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從資源供應、能源安全、環境容量等因素來看,我國均無法承受。能源消費在多次規劃后又被多次突破,其根源就在于重化工業、基礎設施、房地產、對外加工出口的“沖動”發展以及各地區對GDP增長的渴望。因此,必須要進行能源消費的總量控制,根據我國環境容量設定某個“限制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大懋表示,與法國等核電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電起步并不算晚,但卻落后于這些國家,因此,必須認清發展的癥結在哪,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一些核電的技術瓶頸、制造瓶頸應該在發展中解決,而不是解決了再發展。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顧國彪院士強調,我國在跟蹤國外的技術時,并沒有對該項技術的背景、前景以及市場環境等作深入研究,往往是引進了國外已經過時或者即將過時的技術。因此,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時,要擺脫盲目跟蹤,舍棄沒有核心技術的盲目引進,在引進核心技術的同時,必須要注重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文亮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電力科技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為我國電力工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為中國電力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國電科院有責任和義務關注中國電力的發展,關注電力技術創新,也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力科技的合作與交流,繁榮我國的電力科技事業。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表示,提高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排的兩大基點。在我國,雖然煤炭和油氣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仍將是能源主力,但我國油氣的“儲采比”已到了警戒線,煤炭的“儲采比”也遠低于大多數國家的水平。因此,必須要明確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定位,可再生能源要逐步由補充能源提升為主導能源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從資源供應、能源安全、環境容量等因素來看,我國均無法承受。能源消費在多次規劃后又被多次突破,其根源就在于重化工業、基礎設施、房地產、對外加工出口的“沖動”發展以及各地區對GDP增長的渴望。因此,必須要進行能源消費的總量控制,根據我國環境容量設定某個“限制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大懋表示,與法國等核電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電起步并不算晚,但卻落后于這些國家,因此,必須認清發展的癥結在哪,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一些核電的技術瓶頸、制造瓶頸應該在發展中解決,而不是解決了再發展。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顧國彪院士強調,我國在跟蹤國外的技術時,并沒有對該項技術的背景、前景以及市場環境等作深入研究,往往是引進了國外已經過時或者即將過時的技術。因此,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時,要擺脫盲目跟蹤,舍棄沒有核心技術的盲目引進,在引進核心技術的同時,必須要注重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文亮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電力科技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為我國電力工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為中國電力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國電科院有責任和義務關注中國電力的發展,關注電力技術創新,也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力科技的合作與交流,繁榮我國的電力科技事業。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