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小令實施玻璃纖維業整合加速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了《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對新建生產線規模、改擴建生產線規模以及新建玻纖制品加工企業規模、環保,甚至產品質量和規格等都做了明確規定。
《準入條件》將自2007年2月1日起實施。發改委表示,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效遏制玻璃纖維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準入條件》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規模。未來五年,國內玻纖市場需求增長率將超過15%。《準入條件》將急劇抬高玻纖行業的技術、資本和規模壁壘,玻纖行業也將因此進入加速整合期。
禁止無堿及中堿玻璃球新項目
近年我國玻璃纖維產量年均增速大大超過全球平均增速。2004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玻纖生產國,2005年我國玻璃纖維總產量95萬噸,2006年產量增幅預計可達20%。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小企業數量較多已成為制約玻纖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準入條件》對企業的生產規模做出了詳細規定。
根據《準入條件》,新建玻璃纖維池窯法拉絲生產線規模必須達到年產3萬噸及以上。新建玻璃纖維代鉑坩堝法拉絲生產線必須是特種成分的玻璃纖維,或單絲直徑小于7微米的細紗,且產品質量和規格達到國際標準,年生產規模不小于2000噸。新建玻纖制品加工企業規模為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同時,禁止新建無堿、中堿玻璃球生產線,禁止使用陶土坩堝玻璃纖維拉絲產品生產玻纖制品。
此外,《準入條件》在能源消耗、環境保護方面都給出明確規定。
發改委要求,新建玻璃纖維和改擴建玻璃球生產線必須符合上述《準入條件》。玻璃纖維生產建設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影響評價、信貸融資等手續必須依據上述準入條件的規定辦理。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環保總局有關分級審批的規定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現有玻璃纖維和玻璃球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改造,兩年內達到環境保護、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準入條件。發改委將定期公告符合準入條件的玻璃纖維和玻璃球生產企業名單。
生產許可有望實施當前國內玻璃纖維行業整體毛利率約30%左右,且產品價格比較穩定。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在行業處于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各大企業正在加緊擴大產能;另一方面是限制小企業進入,加之由于看好國內玻纖業未來前景,外資也加大對我國玻纖行業的滲透力度,玻璃纖維行業的整合和大企業集中度的提高將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而加快。
目前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及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已成為我國玻纖工業的三大家族,三家企業2005年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2%。按照玻璃纖維行業“十一五”規劃,我國將重點培育和扶植3~5家深加工玻纖制品生產企業走規模化道路。業內也因此對三大家族未來的行業地位有了更多猜測。
另據了解,由于近幾年個別地區高能耗、高污染的玻璃纖維拉絲生產企業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依舊采用落后的生產工藝大量生產高危產品,存在極大的質量隱患。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建議將玻璃纖維產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勢在必行。目前,該協會已向建材協會許可證審查部提交了建議將玻璃纖維產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的可行性報告,并做了相應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準入條件》將自2007年2月1日起實施。發改委表示,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效遏制玻璃纖維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準入條件》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規模。未來五年,國內玻纖市場需求增長率將超過15%。《準入條件》將急劇抬高玻纖行業的技術、資本和規模壁壘,玻纖行業也將因此進入加速整合期。
禁止無堿及中堿玻璃球新項目
近年我國玻璃纖維產量年均增速大大超過全球平均增速。2004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玻纖生產國,2005年我國玻璃纖維總產量95萬噸,2006年產量增幅預計可達20%。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小企業數量較多已成為制約玻纖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準入條件》對企業的生產規模做出了詳細規定。
根據《準入條件》,新建玻璃纖維池窯法拉絲生產線規模必須達到年產3萬噸及以上。新建玻璃纖維代鉑坩堝法拉絲生產線必須是特種成分的玻璃纖維,或單絲直徑小于7微米的細紗,且產品質量和規格達到國際標準,年生產規模不小于2000噸。新建玻纖制品加工企業規模為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同時,禁止新建無堿、中堿玻璃球生產線,禁止使用陶土坩堝玻璃纖維拉絲產品生產玻纖制品。
此外,《準入條件》在能源消耗、環境保護方面都給出明確規定。
發改委要求,新建玻璃纖維和改擴建玻璃球生產線必須符合上述《準入條件》。玻璃纖維生產建設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影響評價、信貸融資等手續必須依據上述準入條件的規定辦理。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環保總局有關分級審批的規定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現有玻璃纖維和玻璃球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改造,兩年內達到環境保護、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準入條件。發改委將定期公告符合準入條件的玻璃纖維和玻璃球生產企業名單。
生產許可有望實施當前國內玻璃纖維行業整體毛利率約30%左右,且產品價格比較穩定。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在行業處于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各大企業正在加緊擴大產能;另一方面是限制小企業進入,加之由于看好國內玻纖業未來前景,外資也加大對我國玻纖行業的滲透力度,玻璃纖維行業的整合和大企業集中度的提高將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而加快。
目前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及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已成為我國玻纖工業的三大家族,三家企業2005年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2%。按照玻璃纖維行業“十一五”規劃,我國將重點培育和扶植3~5家深加工玻纖制品生產企業走規模化道路。業內也因此對三大家族未來的行業地位有了更多猜測。
另據了解,由于近幾年個別地區高能耗、高污染的玻璃纖維拉絲生產企業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依舊采用落后的生產工藝大量生產高危產品,存在極大的質量隱患。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建議將玻璃纖維產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勢在必行。目前,該協會已向建材協會許可證審查部提交了建議將玻璃纖維產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的可行性報告,并做了相應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印刷咨詢公司開始提供印刷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