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械工業重點行業景氣走勢分析
“隨著出口規模的擴大,加上零部件出口秩序不規范,我國零部件未來極有可能成為反傾銷新的熱點。”日前,漢鼎世紀咨詢執行總裁王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商務部統計,截至去年,汽車零部件方面,我國就已受到10起國外反傾銷調理,產品涉及到剎車盤、剎車鼓和汽車擋風玻璃等
零部件出口遍及全球
數據顯示,我國已向202個國家(地區)出口汽車零部件,市場分布較廣,遍布全球各大洲。
漢鼎世紀咨詢執行總裁王濤介紹,針對我國出口汽車產品發起的反傾銷案件多達10起。而這些對我國實行反傾銷的國家,有很多是值得關注的汽車零部件出口新市場。但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例不大。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的數據分類,2005年,在汽車關鍵件分類中,制動系統出口額占關鍵件出口總額的近62.2%;在一般零部件中,以車輪輪轂、擋風玻璃等車身附件為主要商品,高附加值產品所占的比例不大。
早在2001年,加拿大和美國就展開了對我國的汽車擋風玻璃的反傾銷調查。2004年,秘魯、印度和土耳其同時對我國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最近,商務部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埃及正對我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案發起一輪復審調查;印度也將對我國產品征稅,設定到岸價最低限價。
影響不可小視
“不合理的反傾銷將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和行業造成嚴重影響。”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產業經濟學博士后郭焱認為,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企業效益受到損害。若零部件企業經營戰略主要是出口到國外市場的話,則如果國外市場丟失,可能導致企業癱瘓甚至破產和解體。
其次,如果國外對我國零部件產品反傾銷行為頻頻發生,不只我國的零部件企業形象受到損害,我國零部件行業乃至我國汽車工業的整體形象都會受到損害。
另外,我國零部件產品反傾銷受到損害的后果,不僅僅只是影響到自身零部件企業、整體零部件行業以及汽車工業,也會波及到我國其它零部件企業、其它零部件行業以及其它相關工業,甚至影響到我國朝著“市場經濟國家”努力的進程。
缺乏預警機制
漢鼎世紀咨詢顧問岑培升認為,目前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大部分都屬于中低端產品,相對出口國具有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這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屢遭國外反傾銷的主要原因。
王濤表示,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大多屬于二級和三級的配套產品,主要進入到國外的售后市場和維修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不像整車市場那樣嚴格把關。
王濤認為,我國汽車零配件出口范圍不斷擴大,不僅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同時也開始進入到巴西、印度、烏克蘭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整車工業水平相對比較薄弱,為了保護本國汽車產業的獨立發展,必然也會對我國汽車零配件廠商設置貿易壁壘,采取反傾銷等策略。
“反傾銷預警機制缺乏也是我國零部件企業頻繁遭遇反傾銷的主要原因之一。”郭焱表示,我國許多零部件企業由于企業管理不太規范,沒有設立反傾銷預警機制。
遇到國外反傾銷調查,常常感到束手無策。
郭焱告訴記者:“企業應注重采用規避措施,防范反傾銷。”
通信設備:略有復蘇
在整個通信設備行業景氣呈現略有復蘇的大背景之下,各個子行業之間的分化仍舊劇烈。家用影視設備制造延續了2006年4月份以來的景氣回落,仍舊在低位徘徊,而同屬于規模較小子行業的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月度數據波動較大,2006年9月、10月呈現一定的復蘇跡象,11月這種復蘇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計算機網絡設備制造、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得益于成本優勢維持景氣,電子器件業有所復蘇,電子元件業景氣略有回落。值得重視的是,通信設備制造業不僅受到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技術創新的支持,而且受益于2007年3G業務即將啟動的明朗化預期,銷售利潤率的回升值得關注。
電氣機械:景氣持續高位
從2006年9~11月的數據與前期比較中發現,電氣機械大部分子行業都出現了復蘇或者是在景氣高位維持的狀況。電機制造景氣度繼續維持在較高位置,從2006年4月開始復蘇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電線電纜、光纜及電工器材制造業,在6月就達到了較高的景氣水平。電池制造和照明器具目前仍舊處于復蘇之中,燃氣、太陽能及類似能源的器具制造延續2006年8月以來的行業景氣。但是,由于利潤率上升引導的固定資產投資擴張過快,電站設備可能在短期面臨過剩的壓力,而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仍舊維持較高的景氣水平。
非金屬制品: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下跌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跌的真正受益者,當然也是由于其前期固定資產投資、產能擴張的收縮的影響。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業景氣從2006年8月開始上升,其中季節性需求的大增更是為其產品提價提供了支撐。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受到產能過剩影響仍舊位于行業底部,但是央企對于部分上市公司的整合將會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而一系列的產業調控政策如強化平板玻璃行業發展等都將會加速行業的復蘇。
化學原材料:資源制約因素明顯
受制于化學原材料行業的整體回落,合成材料制造、專用化學產品制造、基礎化學原料制造等行業景氣依然維持底部,日用化學產品制造以及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呈現一定的復蘇特征,而農藥制造、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維持高位景氣。由于化學原料的子行業為數眾多,更加詳細的判斷應該參考各個子行業的產能擴張以及需求發展狀況,具備稀缺資源的企業發展優勢明顯。
普通機械制造:部分行業景氣出現下滑
與前期相比,由于整體投資品大類行業利潤增速對于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貢獻程度在降低,因此部分通用機械行業的景氣水平在高位出現一定的下滑。不過,鍋爐及原動機制造,金屬加工機械制造,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風機、風扇制造,包裝專用設備制造依然維持高位景氣,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受到市場日益加劇的競爭影響位于周期底部。
有色金屬:存在回落的風險
與2006年8月相比,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但是,由于銅、鉛、鋅冶煉行業的景氣度已經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國際期貨價格的回落已經預示著行業景氣回落的風險。相比較而言,向下延伸行業的景氣只有小幅波動,有色金屬合金制造和有色金屬壓延行業略有回落。
零部件出口遍及全球
數據顯示,我國已向202個國家(地區)出口汽車零部件,市場分布較廣,遍布全球各大洲。
漢鼎世紀咨詢執行總裁王濤介紹,針對我國出口汽車產品發起的反傾銷案件多達10起。而這些對我國實行反傾銷的國家,有很多是值得關注的汽車零部件出口新市場。但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例不大。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的數據分類,2005年,在汽車關鍵件分類中,制動系統出口額占關鍵件出口總額的近62.2%;在一般零部件中,以車輪輪轂、擋風玻璃等車身附件為主要商品,高附加值產品所占的比例不大。
早在2001年,加拿大和美國就展開了對我國的汽車擋風玻璃的反傾銷調查。2004年,秘魯、印度和土耳其同時對我國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最近,商務部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埃及正對我轎車及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案發起一輪復審調查;印度也將對我國產品征稅,設定到岸價最低限價。
影響不可小視
“不合理的反傾銷將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和行業造成嚴重影響。”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產業經濟學博士后郭焱認為,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企業效益受到損害。若零部件企業經營戰略主要是出口到國外市場的話,則如果國外市場丟失,可能導致企業癱瘓甚至破產和解體。
其次,如果國外對我國零部件產品反傾銷行為頻頻發生,不只我國的零部件企業形象受到損害,我國零部件行業乃至我國汽車工業的整體形象都會受到損害。
另外,我國零部件產品反傾銷受到損害的后果,不僅僅只是影響到自身零部件企業、整體零部件行業以及汽車工業,也會波及到我國其它零部件企業、其它零部件行業以及其它相關工業,甚至影響到我國朝著“市場經濟國家”努力的進程。
缺乏預警機制
漢鼎世紀咨詢顧問岑培升認為,目前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大部分都屬于中低端產品,相對出口國具有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這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屢遭國外反傾銷的主要原因。
王濤表示,我國出口的汽車零配件大多屬于二級和三級的配套產品,主要進入到國外的售后市場和維修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不像整車市場那樣嚴格把關。
王濤認為,我國汽車零配件出口范圍不斷擴大,不僅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同時也開始進入到巴西、印度、烏克蘭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整車工業水平相對比較薄弱,為了保護本國汽車產業的獨立發展,必然也會對我國汽車零配件廠商設置貿易壁壘,采取反傾銷等策略。
“反傾銷預警機制缺乏也是我國零部件企業頻繁遭遇反傾銷的主要原因之一。”郭焱表示,我國許多零部件企業由于企業管理不太規范,沒有設立反傾銷預警機制。
遇到國外反傾銷調查,常常感到束手無策。
郭焱告訴記者:“企業應注重采用規避措施,防范反傾銷。”
通信設備:略有復蘇
在整個通信設備行業景氣呈現略有復蘇的大背景之下,各個子行業之間的分化仍舊劇烈。家用影視設備制造延續了2006年4月份以來的景氣回落,仍舊在低位徘徊,而同屬于規模較小子行業的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月度數據波動較大,2006年9月、10月呈現一定的復蘇跡象,11月這種復蘇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計算機網絡設備制造、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得益于成本優勢維持景氣,電子器件業有所復蘇,電子元件業景氣略有回落。值得重視的是,通信設備制造業不僅受到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技術創新的支持,而且受益于2007年3G業務即將啟動的明朗化預期,銷售利潤率的回升值得關注。
電氣機械:景氣持續高位
從2006年9~11月的數據與前期比較中發現,電氣機械大部分子行業都出現了復蘇或者是在景氣高位維持的狀況。電機制造景氣度繼續維持在較高位置,從2006年4月開始復蘇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電線電纜、光纜及電工器材制造業,在6月就達到了較高的景氣水平。電池制造和照明器具目前仍舊處于復蘇之中,燃氣、太陽能及類似能源的器具制造延續2006年8月以來的行業景氣。但是,由于利潤率上升引導的固定資產投資擴張過快,電站設備可能在短期面臨過剩的壓力,而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仍舊維持較高的景氣水平。
非金屬制品: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下跌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跌的真正受益者,當然也是由于其前期固定資產投資、產能擴張的收縮的影響。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業景氣從2006年8月開始上升,其中季節性需求的大增更是為其產品提價提供了支撐。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受到產能過剩影響仍舊位于行業底部,但是央企對于部分上市公司的整合將會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而一系列的產業調控政策如強化平板玻璃行業發展等都將會加速行業的復蘇。
化學原材料:資源制約因素明顯
受制于化學原材料行業的整體回落,合成材料制造、專用化學產品制造、基礎化學原料制造等行業景氣依然維持底部,日用化學產品制造以及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呈現一定的復蘇特征,而農藥制造、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維持高位景氣。由于化學原料的子行業為數眾多,更加詳細的判斷應該參考各個子行業的產能擴張以及需求發展狀況,具備稀缺資源的企業發展優勢明顯。
普通機械制造:部分行業景氣出現下滑
與前期相比,由于整體投資品大類行業利潤增速對于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貢獻程度在降低,因此部分通用機械行業的景氣水平在高位出現一定的下滑。不過,鍋爐及原動機制造,金屬加工機械制造,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風機、風扇制造,包裝專用設備制造依然維持高位景氣,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受到市場日益加劇的競爭影響位于周期底部。
有色金屬:存在回落的風險
與2006年8月相比,有色金屬冶煉行業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但是,由于銅、鉛、鋅冶煉行業的景氣度已經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國際期貨價格的回落已經預示著行業景氣回落的風險。相比較而言,向下延伸行業的景氣只有小幅波動,有色金屬合金制造和有色金屬壓延行業略有回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