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智能交通系統簡介
啟動車輛,打開車載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智能交通系統),設定的出發地點和到達地點,在電子地圖上選擇一條最省時、快捷的路徑。此時你與你的愛車已經處在全球衛星系統的監控下。
一路行駛,車上響起定制的節目,先是天氣預報,然后是鄉村音樂,其間ITS會時時提供即時路況信息。車載通信手機鈴聲忽然響起,按下接聽鍵,服務生輕柔提示:“請在下面路口處右轉,前方出現事故。”依照指令,繞開了一切可能的麻煩,直到熄滅汽車引擎,全程服務才算停止。什么“電子地圖”、“GPS系統”這些都已經是過時的概念,今后汽車沒個ITS你都不好意見跟人家打招呼。這不是開玩笑,因為它就在身邊。
“今后的汽車可以被看成一個移動終端,除了智能導航之外,它還可以提供新聞、天氣預報等資訊服務。”在日本,豐田G-BOOK車載智能系統演示室里,一位講解員向中國媒體演示著。當大家還在暢想何時可以在中國市場享受這套智能服務的時候,答案已經公布:2009年,豐田ITS智能交通系統將會進入中國。
其實,到中國發展汽車ITS已經是所有有實力汽車企業的共識。通用(Onstar)、豐田(Telematics)、日產(星翼)、菲亞特等等汽車企業都在為2009年備戰。與此同時,制圖公司、各地交通管理局越來越多地受到企業騷擾,各地加油站、商場、電視廣播中也充斥著GPS車載產品的廣告。
圍繞ITS,一個新興產業其實已經誕生。汽車廠商、通訊廠商、設備制造商、路政部門、各色制圖機構……大家為此e動不已。
這是一場未來之戰。雖然參戰各方都明白,現在在中國的作戰條件并不充分。比如中國公共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中國道路缺少傳感器,攝像監控設置不全面,各地交通局提供的數據信號標準也不統一,這些都會影響汽車ITS提供信息服務的質量。
“不過大家在中國市場面對的平臺是一樣的,誰優誰劣,就要看同等條件下,誰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一位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假如在2009年沒有做好相應準備,代價會很慘重。“提供不了ITS附加服務的汽車廠商,到時可能就要乖乖讓出市場份額給別人了。”
現在,你是否已經嗅到了,來自2009年汽車e世代的血腥氣味?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