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專家Sylvania采用NI視覺構建全新燈管生產線
金屬鹵化物燈早在1961 年就已問世,金屬鹵化物燈的出現顯著提高了燈的顯色指數和發光效率。經過四十多年的開發和研究,金屬鹵化物燈的工藝日趨成熟,由于它的高光效,高顯色性及壽命長等原因,受到了各國的青睞,被譽為新一代的綠色節能光源。
“我們需要更優化更靈活的燈具生產機器”
作為全球知名的照明生產商之一,Sylvania 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金屬鹵化物燈產品。他們已有的生產線采用的是標準的壓板方法。也就是使用兩個金屬塊擠壓的方式使得圍繞在電極周圍的融化的玻璃定形,形成密封的燈罩。“我們Sylvania 在比利時Tienen 的工廠專門負責金屬鹵化物燈的研發,新一代的金屬鹵化物燈產品將會有更小的體積,所以需要能夠非常方便地改變所有的生產參數,”Sylvania 的研發工程師Danny Hendrikx 說:“原來的生產線采用的是基于PLC 的系統,其靈活性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NI PAC 平臺提供PC 級的靈活性
Sylvania 的工程師們對于新系統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首先,開發者可以對于不同的生產步驟和生產參數進行定義,并且需要自如地調整各步驟運行順序。而操作者則需要一個全自動的操作界面,所有的操作步驟都已經被定義好,并有相關的操作指南進行指導。此外,同樣的一個系統需要被用于生產多種不同的燈具。在更換生產的產品時,也要求有非常快的切換速度。
與NI 的工程師討論后,Sylvania 的研發工程師們確定了方案:采用NI 帶有FPGA的智能PAC產品,配合機器視覺以及運動控制平臺,完成整個生產線的監測與控制工作。
機器視覺與運動控制集成的高效方案
在最終的設計中,NI 的機器視覺采集設備被用于獲取從1394 相機中拍攝的玻璃燈管的圖片,并傳輸到NI 機器視覺助手中對于圖片進行處理。NI 機器視覺助手軟件中集成了多樣的圖像處理算法,可以得到玻璃燈管的直徑值,通過計算還可以獲得放置電極的精確的定位點。
之后,在兩個線性伺服電機的控制下,燈管與CO2 激光對準,并由激光進行加熱。伺服電機的精度能夠達到1.2 ìm/30 cm,而CO2 激光則由FPGA 發送5 kHz 的PWM波形進行控制,以保證時間上的確定性。當加熱完成之后,NI 的運動控制器將控制伺服電機和兩個步進電機,精確的安放玻璃燈管中的電極并進行貼箔,從而完成整個燈管的生產。
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完全由FPGA上運行的程序來保證:在FPGA芯片上運行的程序可以達到ns級的確定性,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響應。

機器視覺拍到的燈管圖象
LabVIEW 是項目的核心
“LabVIEW是整個項目的核心。我們在一套系統當中,同時使用了http://www.chuandong.com/callsale/VISON/index.html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系統,并完成了對于CO2激光的精確操作。而基于LabVIEW 的開發,使得我們比預定時間整整提前9 個月就完成了項目。”Danny 說道:“將來我們還要在系統中添加新的功能,包括測量燈管的容積,進行精確的統計等,以完成進一步的改進。”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