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溫度傳感器的PC散熱解決方案
現在PC和筆記本電腦所追求的重點,不外是執行速度愈來愈快,功能愈來愈多。執行速度愈來愈快代表著單一芯片的工作頻率愈來愈高,功率損耗也愈來愈大;而功能愈來愈多,意味著許多我們能夠想到的功能的芯片,都被廠商放到主機板上面了。
速度變快和功能變多的結果就是電源功率需求也變得愈來愈高,從最初的100W到現在的250W/350W。換句話說,整個電腦系統也愈來愈熱,散熱的需求也愈來愈普遍。在構思散熱方案的同時,準確地偵測系統或單一芯片的溫度也格外地重要。否則,就可能會產生散熱系統在低溫的時候啟動,但在高溫的環境中關閉功能,不僅達不到散熱的效果,甚至會使系統不正常地損壞。
那么,究竟在PC中最主要的熱量產生的來源有哪些呢?了解熱源和為什么會發熱以后,我們便可以為它們找到解決方案。
(1) CPU
現在無論是Intel的Pentium 3和Pentium 4,還是AMD的K7CPU都已經超過1GHz。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良好的散熱的解決方案,在短短數秒鐘內,將有可能導致系統被燒壞。(詳情請參考httP://www6.tomshardware.com/cpu/01q3/010917/index.html)
(2) 繪圖芯片或3D加速芯片
隨著視覺效果的需求,繪圖芯片和電腦游戲所依賴的加速芯片功能變得強大、設計很復雜且執行頻率也變很高,所以繪圖芯片是主機板上產生熱量的第二大來源。
(3)電源供應器
自從交換式電源供應器普及后,變壓器已經不再是電源部份的主要熱量產生來源,而是做大電流切換的Power MOSFET。
(4)系統內部的熱流(機殼內部)
我們一般人都會想到PC的機殼那么大,內部的溫度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可是常規的半導體元件都只保證可在0~70°C之間工作,若系統內部的散熱不良或散熱裝置工作不佳的話,也會造成系統的不穩定,甚至死機。
(5)PCMCIA卡
由于PCMCIA控制芯片的負擔并不大,所以不會發出許多熱量,但真正的兇手是PCMCIA卡本身。理論上,包著鐵殼的薄卡片是最容易散熱的,但是因為PCMCIA卡是完全密合地插入筆記本電腦中,所以沒有辦法直接散熱到外面空氣中。
(6)導熱管(Heat Pipe)
本來導熱管的發明就是要將熱量從CPU帶到電腦外部,但是導熱管本身也會耗電,再加上出口地方的風扇沒有轉動的情形下,導熱管就會變成另一號危險來源。由于它橫跨的區域很大,所以傷害性相對也更大。
(7) 其他PC周邊設備
如:光碟機、硬碟機、和噴墨/雷射印表機都是容易發熱的裝置。減少熱量和降低溫度的方法
減少熱量和降低溫度的方法
方法一:減少主機板上的每一個芯片的功耗
這可以從兩方面著手:第一,從芯片設計上動腦筋,也就是減少邏輯門的總數目(Gate Count)。第二,從半導體制程(Process)上改善。然而,一旦功能確定以后,能夠減少的邏輯門數目便很有限;換句話說,再笨的研發團隊也不致于設計出比別人大20%以上的芯片。于是,我們只能盡可能往制程上努力。如果,我們可以不斷地往次微米(Sub-micro)的制程推進,芯片的工作電壓便可以由5V,降到3.3/3V,甚至可低到2.5V或者1.8V,電源功率消耗至少可以減少二倍至三倍以上。
可是,由于改變的是半導體制程,所以研發的時程相對也拉長很多,并且證驗費用和初期生產成本都會提高。
方法二:降低執行頻率
在相同的數位電路中,電源消耗和工作頻率是成正比的。所以,頻率愈高則消耗的功率也愈高。如果,我們不讓芯片有那么快的頻率,系統就自然不會產生那么多的熱量。這完全不需要額外的成本就可以達到,是省成本的解決方案。但是,使用者會買這個等級的PC就是希望能夠執行得夠快,若降低頻率來執行,不見得會被客戶或使用者所接受。
方法三:利用風扇帶走熱量
我們在家里或辦公室中,若天氣實在太熱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裝一臺冷氣機;沒有錢的話,也可以買一臺電風扇來吹走熱氣。利用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為現在的電腦機種甚至舊電腦解決散熱問題,這并不會額外增加多少成本,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改變整個芯片的設計和制程。
然而,風扇的馬達也是相當耗電的,所以何時打開風扇及關掉風扇便是很重要的設計參數,否則我們是可以吹散熱氣,卻達不到省電的效果。
解決方案
雖然Intel極力想從CPU的設計和制程上的改善減少熱的問題,但是在沒有散熱系統的情形下還是會燒毀。可見方法三是現階段不能被取代的解決方案,然而風扇的開關控制和意外防患更需要溫度傳感器的協助才能完成。筆者從現在的PC機種所使用的解決方案,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供讀者參考:
●CPU-LM86
一般的溫度傳感器(無論是熱敏電阻或IC型溫度傳感器)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將熱傳導到傳感器的核心部份。根據美國國家半導體內部的實驗結果,從CPU把熱傳導到空氣中,再從空氣傳導到溫度傳感器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20分鐘以上的時間。如果,散熱片(Heat Sink)沒裝好或風扇不轉,那么不到二分鐘,CPU就會和被燒壞。
所以,CPU廠商將一顆3904埋入芯片中,我們稱這顆3904為Remote Diode,因為它離溫度傳感器本身很遠。在短短幾個毫秒(mini-second)中,溫度傳感器便能精確地偵測到CPU內部的溫度了。現在的技術要能做到1°C的精確度已經不是很難的事,而且會變成PC和筆記本電腦的一個重要的趨勢。
在LM86(圖1)的運用實例中,通常T_CRIT_A的輸出信號會被用做過溫度保護的功能,我們稱之為溫度保護。好處是當Windows或某一個應用程式造成系統死機時,LM86還能保護整個系統。而Alert這個輸出信號便可以做為軟件中斷,以達到ACPI規格的要求。另外,LM86除了能接到CPU的Remote Diode之外,本身內部還有一顆傳感器,可以感測LM86所在的溫度。所以,前面所提到的PC的系統溫度和筆記本電腦的導熱管,便可以使用LM86的本地傳感器來偵測,不需要再花額外的成本去買另外一顆溫度傳感器。
●繪圖芯片或3D加速芯片-LM26,LM88
通常繪圖芯片也是不能被降頻來執行的,否則畫面會變成慢動作播放一般。那最好的方法還是加一顆散熱風扇。在這里就有兩個方式來啟動和關閉風扇,第一個是便宜的做法,用LM26來偵測溫度(如圖2),等達到某一個界限時便啟動風扇,若溫度降下來,便自動關閉風扇。第二是采用LM88來設計4段變速風扇控制器(如圖3),讓不同溫度的狀況能夠有不同的轉速。
● PCMCIA-LM88
LM88本身并不是用來做風扇的4段變速控制器,而是能同時偵測二個待測物。一般筆記本電腦的PCMCIA插槽都有兩個,所以LM88是用來偵測PCMCIA的最佳選擇。由于LM88不需要用軟件來控制,所以我們不用擔心Windows死機或藍螢幕(Blue Screen)的問題。
結 語
雖然溫度傳感器在PC和筆記本電腦中毫不起眼,沒有工程師會去注意它的重要性,更不用說使用者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對整個系統芯片來說,它扮演著重要的保護角色,就像人們背后的天使總是默默守護著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性。
原作者:美國國家半導體亞太區產品應用經理 吳天佑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