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故障排除和使用技巧
1故障排除
1.1屏幕上的圖形全部消失
故障特征將AutoCAD R12 for Windows安裝在Windows95下,安裝時完全正常,執行繪圖命令,如LINE,CIRCLE時也正常,但是在執行REDRAW,PAN,ZOOM等命令時,屏幕上的圖形就全部消失,執行REGEN命令后,圖形重又出現。
排除方法經反復查找,發現是和Windows95的顯示器卡設置項的調色板項設置選項有關,將調色板由增強色(16位),改為256色(在有的計算機上須改為16色才行),AutoCAD表現正常。
原因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AutoCAD的顯示模式和Windows95當前的顯示適配器驅動程序不完全匹配。由于在執行繪圖命令(如LINE,CIRCLE)或REGEN時,AutoCAD需要計算當前實體在屏幕上的顏色,故而能夠顯示出來,但在執行REDRAW,PAN等命令時,AutoCAD主要進行坐標計算,當前屏幕上的圖形因找不到匹配的顏色而無法顯示。
1.2從R12到R14,漢字變成亂碼
故障特征AutoCAD R14已經支持TrueType字體,因此R14可以使用Windows上安裝的各種字體,其中包括各種漢字字體。但AutoCAD為了兼容以前的版本,仍然保留了.SHX方式。當把帶漢字的R12文件在R14下打開時,彈出一個對話框,問你是否使用Bigfonts,如果選擇Yes,則原來文件上的漢字變成奇形怪狀的字母,如果選擇No,則原來文件的漢字不顯示。
首先想到的故障原因是沒有原來的漢字字形文件,但將原來R12下的漢字字形文件,如HZTXT.SHX,拷貝到R14的FONTS目錄下之后,打開文件時不再提示是否使用Bigfonts,但亂碼如故。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國內用戶的R12文件能不能轉換到R14下。
解決辦法針對上述癥狀,可以編制專門的程序,但這應是AutoCAD中文平臺開發者的任務,遺憾的是當前一些中文平臺的開發者并未注意到上述問題。這里作者介紹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
當前AutoCADR12中文平臺有幾個版本,常見的有PAutoCAD R12,ACE3.0,和中文之星for CAD。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有漢字字形文件,在中文Windows下,可以直接在AutoCAD R12 for Windows上寫漢字。作者偶然發現,PAutoCAD R12文件上的漢字能夠在R14上顯示出來。經作者反復試驗,發現下述方法簡便可行:
a.將PAutoCAD R12的ACAD.DWG復制到自己的AutoCAD下,最好改一個名字,如Yangban.dwg;
b.在自己版本的AutoCAD R12上,打開Yangban.dwg;
c.將自己的已有的R12圖形文件作為塊插入到當前圖形中。插入后,塊炸開(Explode),或不炸開均可;
d.另名存盤(Save As)。
經過以上步驟后,用戶的文件就已經轉化為PAutoCAD R12格式了,用戶可以放心地在上面進行各種修改或再書寫其它的漢字,所有的漢字都能夠在R14上顯示出來。當然對于PAutoCAD R12的用戶只需將R12的漢字字形文件復制到R14的FONTS目錄下即可。
原因分析出現在屏幕上的“亂碼”,其實并不亂,它是代碼頁獨立格式(CIF)的Unicode。Unicode為十六進制代碼。例如,常用的幾個符號的Unicode:
o0x00B0±0x00B1Ф0x2205
AutoCAD允許用戶直接使用這些代碼,例如用戶想要輸入“±0.000”,可以直接用TEXT命令鍵入“\U+00B10.000”,由于字體文件里,已經有了“±”的字符描述,故而能夠在屏幕上出現“±0.000”。當然AutoCAD還提供了一種較為方便的輸入上述三個字符的方法,即o用鍵入%%d,±用%%p,Ф用%%c來代替。使用代碼頁獨立格式的好處是圖形文件獨立于各國的語言,因而也不受操作系統所用語言的影響。
為了轉換亞洲各國語言的字符,系統還使用了多字節交換格式(MIF),下面是AutoCAD支持的中文代碼:
代碼頁ID代碼頁數 語言2950繁體漢字系統(Big 5)5936中文簡體(GB 2312-80) 當前我們使用的Windows95大多為中文版,用戶可在AutoCAD的命令提示行上鍵入Syscodepage,系統返回信息為ANSI—936。
建議AutoCAD R14的用戶,建立新文件時不要再使用.SHX字體,而盡量使用TrueType字體,TrueType字體具有縮放不變形的優點,比矢量字體要美觀,并且一般的中文Windows95或98都安裝了仿宋字體,這樣在與別人交流圖形文件時,就不用擔心中文字體出不來了。
2選擇集的構造
AutoCAD的許多命令,如MOVE,ERASE,COPY,既能夠對單獨一個實體,也能夠對一群實體進行操作,AutoCAD提供的選擇集的構造方法功能很強,靈活恰當地使用這些方便,可使制圖的效率大大提高。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選擇集的構造方法。
2.1點選
當AutoCAD命令行出現提示“Sele ct Objects:”時,用戶可以用鼠標一個一個地選擇目標,選擇的目標逐個地添加到選擇集中,所有選中的目標都高亮顯示。這是最基本的方式。
2.2Window方式和Crossing方式
在Window方式下,只有當實體的所有部分都被包含在矩形框內時,實體才被選中,若一部分在框內,一部分在框外,則不被選中。用戶若要使用Window方式,可以在命令行的“Sele ct Objects:”提示下,鍵入W,然后在屏幕上拉一個矩形框選擇目標;或用戶直接在屏幕上自左至右拉一個矩形框響應“Sele ct Objects:”提示。
在Crossing方式下,只要實體的一部分包含在矩形框內,實體就被選中。用戶若要使用Crossing方式,可以在命令行的“Sele ct Objects:”提示下,鍵入C,然后在屏幕上拉一個矩形框選擇目標;或用戶直接在屏幕上自右至左拉一個矩形框響應“Sele ct Objects:”提示。
2.3Remove和Add
用戶在選擇目標時,有時會不小心選中不該選擇的目標,這時用戶可以鍵入R來響應“Sele ct Objects:”提示,然后把一些誤選的目標從選擇集中剔除,然后再鍵入A,再向選擇集中添加目標。
2.4使用過濾器(Filter)
過濾器實際上就是條件選擇。用戶在制圖過程中經常想對具有某些特征的一組實體進行操作,比如用戶可能想把所有的紅線變成綠線,或想把某層上的圓全部刪除,等等,這時用戶就可以使用過濾器構造選擇集,用戶選中的但不符合選擇條件的實體會自動被系統濾出。正確地使用過濾器可以使批量修改操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可惜的是目前AutoCAD用戶中,懂得過濾器妙處的人并不多。過濾器是一個透明命令,所謂透明命令就是說,此命令可以在其它命令的執行過程中執行,但此時命令輸入須在命令前加一個“'”號,在AutoCAD中Pan, Zoom都是透明命令。
下面我們以刪除50層上的半徑大于50.00的圓為例,介紹過濾器對話框的使用。
.在Command:命令提示下,鍵入Erase后回車,出現“Sele ct Objects:”,在鍵入“'Filter”后回車,彈出對話框,見下圖。對話框的最上邊一欄是已構造的選擇條件的內容列表框,它下面的左邊一欄主要用于構造列表框,右邊一欄是對列表框內的內容進行修改,刪除和清除,以及保存已有的列表框等內容。
.點按Sele ct Filter欄左上角的實體類型下拉列表框,選擇Circle[缺省值是ARC],然后點按Add to List按鈕,則把選擇條件加到上面的列表框中。
.點按Sele ct Filter欄左上角的實體類型下拉列表框,選擇Layer,然后點按下拉列表框右邊的Sele ct按鈕,彈出對話框,選擇層名為50層后返回主對話框,再點按Add to List按鈕。
圖:選擇集過濾器對話框
.點按Sele ct Filter欄左上角的實體類型下拉列表框,選擇Circle Radius,此時下拉列表框下邊的X:行的下拉列表框和編輯框變黑,表示此時可用,點按下拉列表框,將“=”改為“>”,再在編輯框內鍵入50,然后點按Add to List按鈕。
.點按Apply按鈕,退出對話框,要求用戶選擇目標,這時用戶可以綜合運用前面介紹的點選、window、Crossing方式進行選擇,不符合條件的實體將會被系統自動濾掉。如果用戶用空回車響應Sele ct objects,系統仍提示Sele ct objects,但這時已退出過濾選擇方式,需要的用戶可以用常規方法選擇目標,若要再次使用過濾器,需重新鍵入“'Filter”。
另外,用戶可以對選擇條件進行邏輯操作,從而構造復雜的條件選項,但由于其應用不是很多,這里就不介紹了,用戶可以參閱AutoCAD用戶指南。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