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家居仍處初級階段
盡管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智能家居對于普通人來說卻一直很遙遠。除了有限的品類、高昂的價格外,市面上能見到的智能家居大多僅限于單品。在智能家居中,家電設備、照明、電腦和移動電話都是各自獨立工作。
如何讓家智慧起來呢?或許只有智慧家居控制系統才能將電氣、多媒體和通信設備真正整合到一個用戶友好的互操作解決方案之中。因為它不僅僅是智能,而是更智慧地管理家居空間。
智能家居歷史短暫
“視頻安防、門禁系統、燈光控制、電動窗簾、溫濕度控制……這些人性化的功能和體驗,都屬于智能家居的范疇。”據中國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香港嵌入式物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柏斯維介紹,智能家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真正在我國發展也就是10多年的時間。
但現實卻是在家居市場上,智能的產品少之又少。記者走訪了幾家主流的家居商場,發現與智能沾邊的也僅限于浴缸、座便器等產品,根本找不到能提供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據施奈德電氣智能生活空間事業部總監劉燕介紹,近一兩年,隨著消費者需求上升,國內很多企業涉足“智能家居”,因此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但與國外比較,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劉燕說,“智能家居是一個隨著新技術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家居技術體系,在國際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歐美發達國家也是在不斷推動其發展。而在中國,國內不同的廠家關于智能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未來會隨著市場的成熟而呈現幾何式的高速需求增長”。
缺乏行業標準
當下有關家居“智能化”的概念在業界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廠家有不同的定位,一些照明企業、電器企業甚至一些窗簾企業都介入智能家居市場。
東潤科技公司總經理饒進軍表示,現階段智能家居的概念還沒有被大多數人群所接受,大多數人以為“智能家電”、“智能家具”就是智能家居了。由于智能家居行業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在管理制定及召集人等方面均存在缺失各家廠商都在按照自己的通信協議和模式在運作。
從國際發展趨勢來看,歐美國家都是政府部門主導行業發展趨勢,中國也需要有較為完善的發展規劃。某業內人士也坦言,由于當前的智能家居產品在安裝方式、使用方式上均比較復雜,這些都阻礙了智能家居的迅速發展。
但對于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未來發展,幾乎所有的受訪人士都表示非??春?。柏斯維稱,近5年來,我國的家居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部分高收入群體追趕國外的消費習慣和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品質,這就使得中國的智能家居應用水平得到提升。
難點解析
1 缺失共同遵循的標準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上的相關產品可謂五花八門,各家有各家的產品技術,市場上沒有一整套統一的行業標準,所以做出來的產品在穩定性上有所欠缺。
另外,智能家居是一個多行業交叉覆蓋的系統工程,各設備廠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標準與協議生產設備,其結果就是不同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變得非常困難,這都不利于智能家居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立共同遵循的標準與協議是發展智能家居必須首先解決的困難。
2 成本較高造成價格高昂
首先,智能家居所涉及的產品本身價位高,主要是因為智能家居作為新興產業,產品功能多,前期的設計和制作成本比較高,銷量又不大,從而導致單個產品的分攤成本偏高;
其次,智能家居不是單純的產品選購,這有別于傳統家居產品的購買,智能家居是一種定制型的系統服務,不像標準化的產品,它需要針對客戶的家居特點和實際需求進行系統整合設計,將各類產品集成為一套整體的智能家居系統,實施時的安裝調試也比較復雜,這都是成本。
3 銷售、服務渠道不暢
智能家居產品的銷售方式一般是用戶從廠家訂貨,或者從廠家在各地的經銷商拿貨,購買方式不夠方便,也不易于售后服務。如果智能家居產品能夠像家具、家電一樣,在每個城市設有多個銷售及服務網點,將有利于擴大智能家居的普及率和覆蓋面。
生產廠商應該充分考慮終端用戶的需要,在全國各大城市拓展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點,解決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4 安裝使用過程中的局限性
由于智能家居融合了多個系統和模塊,功能十分強大,因而在安裝和操作過程中也十分復雜。比如,實現會客場景、休閑觀賞場景、家庭溫馨場景等不同情況下燈光氛圍、音響氛圍、空氣氛圍的切換、調整,如何更加人性化便捷的控制操作,是幾乎每個家庭都需要的內容。
現在市面上的很多智能家居產品,反而使消費者體驗不到智能化高科技有什么特別的作用,甚至給日常生活帶來了不便。
5 消費者需要一個接受過程
由于智能家居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消費者內心的“技術壁壘”也需要解決,人們擔心產品的可靠程度。有些傳統的消費者往往很難想象這樣的情形:比如用一個手機控制家里的所有的電器包括窗簾、電燈等等,會在內心形成一種無形的壁壘。
有些消費者還會擔心可操作性和方便性。應該說,消費者把需求轉化為市場消費還需要一個市場培育和消費者自我接受的過程。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