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金橋和條形碼來完成生成管理
條形碼別名條碼,條形碼是由美國的NT.Woodland在1949年首先提出的,是由寬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條和空,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碼制)編制成的,用以表達一組數字或字母符號信息的圖形標識符。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普及,條形碼的應用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條形碼可以標出商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圖書分類號、郵件起止地點、類別、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電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紫金橋在條形碼應用方面有較深的涉及,涵蓋條型碼的打印、掃描等各個方面,并都有相對成熟的組件和驅動,能夠滿足各種復雜的現場需求。利用紫金橋組態軟件,不但可以準確、高效的打印條形碼,而且在獲取條碼數據時也非常的可靠,能夠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現場運行的穩定性,是生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下圖即是紫金橋在條型碼方面一個簡單的具體應用:
一、條型碼打印
條形碼打印部分需要安裝紫金橋開發的條碼打印組件,在組件安裝成功后,進行組件的具體設置,如下圖:
可以針對現場的具體需要來增加條碼和文本,并為文本和條形碼設置參數名、坐標、條碼類型、字體、高度和是否旋轉等參數。另外,如勾選“打印可讀文本”,則可保證打印出的條碼可以被掃描槍識別掃描。下面兩圖為條形碼和文本的參數設置:
如我們給條型碼打印組件命名為:“Printer”,需要設置打印內容時,可利用該打印組件的函數來實現,如下圖:
下面附一張打印成品圖:
二、條碼掃描
將掃描槍與電腦連接后,在紫金橋組態畫面中,選擇并建立對應掃描槍的驅動,如下圖:
包頭和包尾均可指定。
驅動建立完成后,可建立兩個數據庫點并增加外部連接,分別選擇“值”和“狀態”,如下:
工程運行后,掃描槍每掃描一次,即可把條形碼的內容傳到值上,狀態值則自動加1。
以上就是利用紫金橋組態軟件和條形碼設備來完成產品的管理工作,為產品生產提供安全、穩定、快捷的生產環境,是產品和國際接軌所必需平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