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閥因裝配容易故障率低而成市場主流
軟件地位在提升
機器視覺有一個通俗的解釋,就是用機器來取代人眼進行測量和判斷。隨著嵌入式處理器技術的發展,視覺處理硬件的處理能力日漸增強,同時也帶來了軟件地位的提升。在圖像質量一定的條件下,處理軟件和圖像算法的好壞能夠直接決定判斷結構的正確與否,所以視覺軟件在整個系統中所處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從機器視覺應用作為一個光機電一體的實際應用來看,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從來都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如今在機器視覺上的競爭焦點已經不再局限于硬件本身,而是更多的轉向與之搭配的軟件。正是基于這個原因,除了繼續在運動控制和系統平臺上進行投入外,凌華也漸漸開始了向系統整合方案供應商的角色轉變。在圖像處理軟件方面,從1998年就開始與比利時Euresys公司開始合作,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和成熟應用。
NI也針對不同應用為工程師提供了相應的軟件平臺。針對精密設備制造,實驗室視覺處理等應用,NI提供了強大的視覺開發模塊VDM。視覺開發模塊能夠支持在LabVIEW以及VC,VB等多種平臺下進行開發,內含數百種強大的視覺工具,能夠實現精確測量,定位以及模式匹配等功能,適合專業視覺系統的開發人員。針對工業生產線視覺應用,NI提供的是靈活易用的配置型軟件平臺Vision Builder AI。Vision Builder AI中同樣內置了上百種常見的視覺處理工具,用戶無需編程就能夠解決絕大多數的視覺應用,適合非專業的機器視覺終端用戶開發靈活的視覺應用。
康耐視則推出了In-Sight Explorer 4.3版軟件并為Easy Builder配置環境提供了6種新型視覺工具和22個過濾器。此外,還在In-Sight視覺系統中的大量通信功能中新增了對CC-link和MC Protocol兩項通信協議的支持,這兩項協議主要用于Mitsubishi Electric的自動排序器。
離不開的解決方案
機器視覺技術發展至今,一直與工業自動化密不可分。機器視覺的軟硬件產品已逐漸成為生產制造各個階段的必要部分,這就對于系統的集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自動化企業要求能夠與測試或控制系統協同工作的一體化工業自動化系統,而非獨立的視覺應用。在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機器視覺提出了與現有生產線或者測試控制系統配合使用的要求,這就要求機器視覺廠商們不僅提供獨立的視覺產品,而是提供能夠與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的完整的解決方案。
在制造型企業的生產線中,機器視覺系統不僅需要與現場的控制系統配合使用,同時還要考慮到與工廠信息系統的連接。一般的視覺系統供應商往往僅提供視覺方面的解決方案,而將它與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的問題留給了集成商或者終端用戶。NI為工業自動化提供了一個統一的軟件環境以及多樣的模塊化的硬件平臺,如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PAC),工業觸摸屏以及基于確定性以太網的分布式I/O等。用戶得以在LabVIEW這一專為工程師設計的圖形化開發平臺上實現機器視覺,運動控制,人機界面及數據采集等功能。同時LabVIEW強大的兼容性也能夠保證系統無縫連接到遠程數據庫以及企業管理系統,以最小的代價構建一個完整的自動化平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