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0型GPRS模塊與RS-485總線在組網上的區別
使用RS485總線組成點對多點的通信系統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的主設備發送數據給從設備時主設備將數據發送到總線上,其它的從設備收到這個數據。從設備判斷數據中的地址信息與從設備的地址是否相符,如地址相符則處理收到的數據,如不符將收到的數據丟掉。
使用GPRS模塊組成點對多點的通信系統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當主設備發送數據給GPRS模塊時GPRS模塊將信號發送到GPRS網絡中,主設備必須指明數據的目的地址,只有這樣上圖中的網絡才能選擇數據傳送的路由,處理及傳送這一組數據。網絡將這一組數據傳送到目的GPRS模塊后,目的GPRS模塊將這一數據傳送給連接的從設備。
兩種傳送方法的不同在于RS485總線在傳輸的過程中不使用目的地址,是一種廣播式的傳送方式。GPRS網絡在一開始傳輸時就要根據數據的目的地址選擇傳輸的路由,對每一次傳輸來說是一種點對點的傳送方式。使用GPRS模塊組網時必須按照GPRS模塊的數據格式給出數據傳輸的目的地址。因此,GPRS模塊的傳輸格式不可能是透明的。
在RS485總線的通信中,為了避免總線上的數據沖突,必需采用問答式的通信方式。而GPRS網絡可以許多站點同時向一個站點發送數據。在到達目的站點的數據排序是靠網絡來完成的。
G200型GPRS模塊在使用中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格式傳輸模式。另一種是透明傳輸模式。格式傳輸時的格式如下所示:
發送數據格式:
D7H 01H 目的站點編號(2字節) 數據長度(1字節) 數據
接收數據格式:
D7H 01H 源站點編號(2字節) 數據長度(1字節) 數據
為什么GPRS模塊的傳輸格式不可能是透明的而G200型GPRS模塊又有透明傳輸模式?實際上透明傳輸模式的串口與設備的串口傳輸的數據雖然無格式,但數據的目的地址是隱性規定的。數據的目的地址保存在EEROM中,模塊上電后讀到ROM中,當發送數據時模塊將串口的無格式數據變成含有目的地址的有格式數據。
ROM中的目的地址會在兩種情況下改變,一種情況是使用目的地址改變指令,改變EEROM中的目的地址。另一種是電收到數據時模塊會將收到數據的原地址與ROM中的目的地址做比較,若這兩個地址不同則用收到數據的源地址替換ROM中的目的地址。G200型GPRS模塊的這一功能為從站在透明傳輸模式下被不同的兩個主站訪問提供了方便。也為不能改變數據的傳輸格式的從設備應用GPRS模塊提供了可能。
一般情況下監控系統是點對多點的模式,由于主設備需要訪問不同的從設備,主設備發送數據的目的地址就要不斷的變化,而從設備發送數據的目的地址是固定的主設備的地址。因此,一般點對多點使用時主站點的G200型GPRS模塊工作在格式傳輸模式,分站的GPRS模塊工作在透明傳輸模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