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燃氣管道綜合檢驗檢測技術研究(下)
(7)管中電流-電位法
其原理是通過陰極電流測量電流衰減及電位偏移來計算其覆蓋層的絕緣性能參數,是測量覆蓋層絕緣性能的理想方法,但此法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如交、直流的干擾,儀器的專用性和響應速度,電流測試樁的設置,電源的通/斷,30m管長的誤差及鋼材電阻率的取值等,都將影響其結果的正確性。
3、擬定的檢測與設備組合
根據對上述各種檢測方法的原理分析,以及優缺點總結,結合工程實際檢驗檢測以及對埋地燃氣管道安全運行管理的需要,本文作者提出了埋地管道綜合檢驗檢測技術組合方法,具體的應用步驟如下:
(1)管線探尋
為了保證所進行的檢測是在管道正上方,需要明確管線的位置與走向。對廠區內的短距離管線,可選用RD4000-PDL,而長距離的管線,只能選用RD400-PCM進行探測;而對于局部區域內的復雜管線,可選用探地雷達,如PipeHawk地下管道探測雷達。
探地雷達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天線向地下發射一個快速上升的電磁脈沖,該脈沖被地下介質介電常數的變化散射,這些由地下介質介電常數的變化產生的散射將一小部分能量反射回到雷達天線。反射回來的信號由天線接收后傳送到數字信號處理硬件,經計算機處理后就能得到管道的具體位置。國家質檢總局鍋檢中心擁有國內唯一的一臺設備。
(2)管線外覆蓋層安全質量狀況檢測
采用管中電流測繪法評價管線外覆蓋層的安全質量狀況??刹捎肦D400-PCM以及變頻選頻儀,但目前比較常用的是RD400-PCM。通過檢測,可了解管段的整體安全質量狀況。
(3)陰極保護效果檢測
對于管道外覆蓋層安全狀況較好的管段,可采用P/S管地電位測量方法,綜合評價管道的陰極保護效果。而對于外覆蓋層安全質量狀況較差的管道,宜采用CIPS測試其Von/Voff電位的分布情況,以判斷陰保效果,確保管道的安全運行。而對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區,建議也采用CIPS測試P/S電位,以有效地消除IR降問題。
(4)破損點找尋、定位與大小估算
對外覆蓋層安全質量狀況異常的管段,以及陰極保護效果檢測發現問題較多的管段,應進行破損點檢測與定位,產、并估算其大小。目前常用的檢測有:RD400-PCM帶A字架檢測儀以及海安SL系列涂層檢漏儀。SL系列檢漏儀的精度略高于A字架檢測儀。建議采用兩種方法進行重復定位,以提高檢測準確率。
為了有效地評估缺陷或破損點的危害,在可能的條件下,應明確外覆蓋層的破損點大小,可采用DCVG+CIPS進行涂層破損點大小的判斷。
(5)破損點嚴重性與陰陽極狀態判斷
有效判斷管線外覆蓋層破損點的嚴重性與陰陽極狀態是確保有缺陷的管道能否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采用DCVG、SCM雜散電流測繪儀確定缺陷點的嚴重性與陽極/陰極狀態。在一般情況下,采用DCVG即可,而對于較復雜且重要的管線,建議采用SCM方法。因為,對于有破損點的管段,SCM能更有效地進行雜散電流測試,找出破損點屬于陽極傾向點還是陰極傾向點,為管道的運行維護與排流改造提供較多的信息。
SCM的工作原理為:智能信號發送器發送獨特的電流信號,用SCM智能感應器測量所選管道中流動的干擾電流,確定干擾電流流入目標管道的流入點、方向、流出點。國家質檢總局鍋檢中心擁有國內唯一的一臺設備。
經過以上檢測技術的組合,可以掌握地下鋼質管道的走向與埋深、外覆蓋層安全質量狀況、陰極保護電位分布、破損點大小與分布及位置、破損點的嚴重性與陰陽極趨向,從而為管道使用單位對管道進行維修理與改造提供依據,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安全監察提供參考。
4、結論
定期進行埋地鋼質管道檢驗檢測是國外實現管道安全運行與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實踐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而在我國,由于政府管理職能因素、相關標準與法規的滯后以及技術方面等諸多原因,尚未完全開展埋地鋼質壓力管道的定期檢驗工作。
埋地鋼質管道,特別是城市埋地燃氣管道的地面非開挖工程檢驗檢測,不同于鍋爐壓力容器的直接接觸式檢測,尚有一些技術難題未完全解決,需要對現有的檢測方法進行有效組合。因此,本文在對國內外埋地鋼質管道的檢驗檢測技術與方法原理進行了分析以及總結其優缺點的基礎之上,提出了綜合檢驗檢測技術組合方法,并在上海燃氣管道檢測中進行了試驗,具有可行性。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