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傳感器技術的擋風玻璃防霧系統
擋風玻璃防霧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這幾年來的迅速發展,一架汽車,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再也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了,根據統計,2008年我國汽車的銷售量已經突破870萬輛,但是在我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和歡樂的同時,隱患也隨之而來。2007年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這樣的道路事故發生率是遠遠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而在上面的道路事故發生的起因中,有相當一部分事故的發生是因為在冬天,或者下雨天的時候,由于擋風玻璃出現霧氣造成司機視線模糊不清,從而引發了道路事故的發生。
當今,有很多型號的車都具備了“除霧檔”按鈕,對于客戶來說,直接使用這個除霧檔來除霧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事實上很多駕駛者們根本不清楚汽車什么時候起霧,需要去除霧,而什么時候又不需要去除霧而可以關閉除霧擋的按鈕,往往客戶們會在不適當的時候,來不急去啟動除霧的功能,又或者當汽車不需要除霧的時候,駕駛者們還繼續啟動著除霧的這個功能,運行著汽車的HVAC系統進行除霧,大大浪費了能源的消耗,這時候正需要一個智能自動 除霧的系統來幫助大家確定除霧的必要性和時間,自動除霧系統不單單是對車廂里面人的生命有了一個保障,而且節省了汽車能源的消耗,在節省油耗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各國的學者和組織都有對擋風玻璃防霧做了一定的研究, 擋風玻璃起霧是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的現象。美國的教授J.D提出解決“擋風玻璃起霧”問題是判定現代汽車HVAC 系統品質的第二大判斷標準。
2003年,學者Allison 研究,消費者對“智能自動防霧系統”相當的感興趣,并且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消費者在防霧系統所需要增加$75的相應成本都表示可以接受,智能自動防霧系統和發動機控制以及汽車車輪的無線監控成為了當今消費者最感興趣的三大課題。
現今,很多新型的汽車已經開始完成了研發和應用了這種新的HVAC 防霧的控制技術,比如2007 Acura MDX;VolvoS80;Audi A8, S8, BMW3, 5, 6等車型,都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成熟的基于傳感器技術的汽車擋風玻璃防霧系統。
擋風玻璃形成霧的原因分析
在解釋擋風玻璃起霧的成因之前,我們先從空氣中的水蒸汽,相對濕度和露點的概念說起,畢竟,這是檔風玻璃起霧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
在一個給定的溫度環境下,空氣所能承受的水蒸汽的壓力是一定的,越高的溫度, 大氣能承受水蒸汽的壓力就越大,水汽就越不容易達到飽和氣壓,相反,越低的溫度,水汽就越容易達到飽和,越容易形成露水。
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實際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空氣的相對濕度程度和空氣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飽和的程度有關,而和空氣中含有水汽的絕對量卻無直接關系,當達到了100% 相對濕度的時候,我們稱之為達到了飽和,如果再增加水份進去,空氣就會超飽和,從而形成水滴。
露點溫度是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形象地說,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露珠時候的溫度叫露點溫度。
因此,大氣中的水份當達到了飽和狀態后,在空氣中附在塵土上面就形成水滴或者霧氣,附在清晨的草和植物上面就形成了露水,附在玻璃上面就形成了所謂的霧,這都是因為空氣中的露點溫度很高,空氣中的濕度遇到了冰冷的固體后形成了飽和狀態。
擋風玻璃上面形成霧的最主要原因是擋風玻璃的溫度下降并低于了車廂里面空氣中露點的溫度。此現象的產生一方面可以是因為車廂里面空氣中濕度的增加,從而增加了露點的溫度,也可以是因為擋風玻璃溫度的持續下降而使擋風玻璃起霧的。下面舉例分析一下擋風玻璃起霧的成因:
1、在清晨的時候,車廂內有部分的濕氣,并且在外部溫度相當低的情況下, 擋風玻璃的溫度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2、在車子發動后,因為車廂內的乘客的呼吸,流汗,又或者乘客剛洗浴完,從雨里或者雪里面進入車廂等等原因增加了車廂里面的相對濕度,從而使車廂內的露點溫度增加,高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3、在周圍氣溫比較高的環境下,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從而降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從而擋風玻璃的溫度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4、在車廂里面乘客因為呼吸等原因產生穩定水蒸氣的過程中,汽車駛進了一個寒冷的山洞環境下,擋風玻璃的溫度降低,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5、在亞熱帶或者高濕的環境下,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相當的高,使車廂里面的露點溫度很高,高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隨著我國經濟這幾年來的迅速發展,一架汽車,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再也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了,根據統計,2008年我國汽車的銷售量已經突破870萬輛,但是在我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和歡樂的同時,隱患也隨之而來。2007年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這樣的道路事故發生率是遠遠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而在上面的道路事故發生的起因中,有相當一部分事故的發生是因為在冬天,或者下雨天的時候,由于擋風玻璃出現霧氣造成司機視線模糊不清,從而引發了道路事故的發生。
當今,有很多型號的車都具備了“除霧檔”按鈕,對于客戶來說,直接使用這個除霧檔來除霧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事實上很多駕駛者們根本不清楚汽車什么時候起霧,需要去除霧,而什么時候又不需要去除霧而可以關閉除霧擋的按鈕,往往客戶們會在不適當的時候,來不急去啟動除霧的功能,又或者當汽車不需要除霧的時候,駕駛者們還繼續啟動著除霧的這個功能,運行著汽車的HVAC系統進行除霧,大大浪費了能源的消耗,這時候正需要一個智能自動 除霧的系統來幫助大家確定除霧的必要性和時間,自動除霧系統不單單是對車廂里面人的生命有了一個保障,而且節省了汽車能源的消耗,在節省油耗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各國的學者和組織都有對擋風玻璃防霧做了一定的研究, 擋風玻璃起霧是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的現象。美國的教授J.D提出解決“擋風玻璃起霧”問題是判定現代汽車HVAC 系統品質的第二大判斷標準。
2003年,學者Allison 研究,消費者對“智能自動防霧系統”相當的感興趣,并且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消費者在防霧系統所需要增加$75的相應成本都表示可以接受,智能自動防霧系統和發動機控制以及汽車車輪的無線監控成為了當今消費者最感興趣的三大課題。
現今,很多新型的汽車已經開始完成了研發和應用了這種新的HVAC 防霧的控制技術,比如2007 Acura MDX;VolvoS80;Audi A8, S8, BMW3, 5, 6等車型,都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成熟的基于傳感器技術的汽車擋風玻璃防霧系統。
擋風玻璃形成霧的原因分析
在解釋擋風玻璃起霧的成因之前,我們先從空氣中的水蒸汽,相對濕度和露點的概念說起,畢竟,這是檔風玻璃起霧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
在一個給定的溫度環境下,空氣所能承受的水蒸汽的壓力是一定的,越高的溫度, 大氣能承受水蒸汽的壓力就越大,水汽就越不容易達到飽和氣壓,相反,越低的溫度,水汽就越容易達到飽和,越容易形成露水。
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實際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空氣的相對濕度程度和空氣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飽和的程度有關,而和空氣中含有水汽的絕對量卻無直接關系,當達到了100% 相對濕度的時候,我們稱之為達到了飽和,如果再增加水份進去,空氣就會超飽和,從而形成水滴。
露點溫度是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形象地說,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露珠時候的溫度叫露點溫度。
因此,大氣中的水份當達到了飽和狀態后,在空氣中附在塵土上面就形成水滴或者霧氣,附在清晨的草和植物上面就形成了露水,附在玻璃上面就形成了所謂的霧,這都是因為空氣中的露點溫度很高,空氣中的濕度遇到了冰冷的固體后形成了飽和狀態。
擋風玻璃上面形成霧的最主要原因是擋風玻璃的溫度下降并低于了車廂里面空氣中露點的溫度。此現象的產生一方面可以是因為車廂里面空氣中濕度的增加,從而增加了露點的溫度,也可以是因為擋風玻璃溫度的持續下降而使擋風玻璃起霧的。下面舉例分析一下擋風玻璃起霧的成因:
1、在清晨的時候,車廂內有部分的濕氣,并且在外部溫度相當低的情況下, 擋風玻璃的溫度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2、在車子發動后,因為車廂內的乘客的呼吸,流汗,又或者乘客剛洗浴完,從雨里或者雪里面進入車廂等等原因增加了車廂里面的相對濕度,從而使車廂內的露點溫度增加,高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3、在周圍氣溫比較高的環境下,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從而降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從而擋風玻璃的溫度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4、在車廂里面乘客因為呼吸等原因產生穩定水蒸氣的過程中,汽車駛進了一個寒冷的山洞環境下,擋風玻璃的溫度降低,低于了車廂內的露點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5、在亞熱帶或者高濕的環境下,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相當的高,使車廂里面的露點溫度很高,高于了擋風玻璃的溫度,使擋風玻璃起霧。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如何選用《線性NTC溫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