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安防監控系統
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安防監控系統
(一)工作原理
光纖不僅可以用于信號傳輸,還可以作為安全防范應用中的傳感器。當光纖傳感器受到外界干擾影響時,光纖中傳輸光的部分特性就會改變,通過配置特殊的感測設備,經過信號采集與分析,就能檢測光的特性(即衰減、相位、波長、極化、模場分布和傳播時間)變化。通過檢測光的特性變化,使得許多事件和狀態的測量得以監控,這些事件包括:張力、位移、損壞、破壞、振動、沖擊、聲波、溫度、負載等。通過報警控制器的特殊算法和分析處理,區分第三方入侵行為與正常干擾,實現報警及定位功能。
(二)核心技術
1、移動和震動感應器
該傳感器應用光相移檢測器專利技術,可以檢測光纜受外界的干擾情況。傳感器中的相干激光器向多模光纖發射連續激光波,激光傳到光纖的末端后由一個終端單元反射回來;若光纖沒有受到外界的擾動,則光檢測器將不對反射波產生報警信號;如果光纖受到外界擾動,如:震動和移動等,則光的特性產生變化,變化量則取決于光纖受外界擾動的強度,其振幅和頻率同樣可以被檢測到,借助軟件工具就可將這些變化轉變成可識別的各種信號,進而觸發報警。
該傳感器通常用于區域報警或通道報警類的安全保障系統,適合于分區域和短距離周界報警。
2、微應變/定位傳感器
微應變傳感器基于“干涉檢測”原理。為了檢測微應變,通常采用兩芯單模光纖來實現。這兩根光纖組成了“干涉傳感器”的一個臂,用相干激光器向其發射一束激光,若光纖沒有受到外界的擾動,則光檢測器將不對反射波產生報警信號;如果光纖受到外界侵擾,如:運動、聲波和觸動,則光的波形改變,并產生干涉圖像,光檢測器可檢測到這一波形變化,而且通過軟件可以分辯出事件的真實情況。
相干激光器發射是連續波激光束,光纖傳感器的頻率響應范圍從1Hz至1Mz,通常情況下只需1 Hz至100K Hz。這項技術可以用來檢測動態應變,而響應時間在毫秒級。
定位器技術可以與微應變傳感器結合。一個典型的系統通常需要三芯光纖,兩芯用于微應變傳感器,一芯用于定位,從而實現遠距離安全保障系統的定位報警功能。定位器技術是FFT公司的一項專有技術,并已獲得了國際專利。
激光器向光纖發射激光,激光分別通過“干涉傳感器”的一個臂和裝有FFT專利技術的終端單元。為了精確定位,需要將光纖的長度信息輸入計算機軟件中。根據現場情況將光纖長度距離換算為實際距離,該系統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系統的定位精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三)光纖傳感監控系統技術指標
響應時間: 瞬間
頻率響應: 1Hz — 100KHz;
報警概率: 90%;
虛警概率: 5%;
監控距離: 30 — 60KM/套;
定位精度: ±100米左右;
工作狀態: 全實時7×24小時監控;
工作溫度: 20℃±5℃(主控機),
- 30℃ — +60℃(傳感器);
傳感器類型:無源、連續、無輻射、抗干擾;
濾波器帶寬:用戶可調;
檢測門限: 用戶可調,電平,幅度,頻率,持續時間;
報警門限: 用戶可調,幅度,頻率,持續時間;
報警靈敏度:用戶可自行設定;
光纖折斷報警;
預警功能;
(四)應用領域
用于保護政府機構、軍事基地、發電廠、泵站、大使館、機場、工廠、倉庫、通信設施、港口、國界;石油天然氣管線,通信骨干光纜等。

Website: www.fft.com.au
(一)工作原理
光纖不僅可以用于信號傳輸,還可以作為安全防范應用中的傳感器。當光纖傳感器受到外界干擾影響時,光纖中傳輸光的部分特性就會改變,通過配置特殊的感測設備,經過信號采集與分析,就能檢測光的特性(即衰減、相位、波長、極化、模場分布和傳播時間)變化。通過檢測光的特性變化,使得許多事件和狀態的測量得以監控,這些事件包括:張力、位移、損壞、破壞、振動、沖擊、聲波、溫度、負載等。通過報警控制器的特殊算法和分析處理,區分第三方入侵行為與正常干擾,實現報警及定位功能。
(二)核心技術
1、移動和震動感應器
該傳感器應用光相移檢測器專利技術,可以檢測光纜受外界的干擾情況。傳感器中的相干激光器向多模光纖發射連續激光波,激光傳到光纖的末端后由一個終端單元反射回來;若光纖沒有受到外界的擾動,則光檢測器將不對反射波產生報警信號;如果光纖受到外界擾動,如:震動和移動等,則光的特性產生變化,變化量則取決于光纖受外界擾動的強度,其振幅和頻率同樣可以被檢測到,借助軟件工具就可將這些變化轉變成可識別的各種信號,進而觸發報警。
該傳感器通常用于區域報警或通道報警類的安全保障系統,適合于分區域和短距離周界報警。
2、微應變/定位傳感器
微應變傳感器基于“干涉檢測”原理。為了檢測微應變,通常采用兩芯單模光纖來實現。這兩根光纖組成了“干涉傳感器”的一個臂,用相干激光器向其發射一束激光,若光纖沒有受到外界的擾動,則光檢測器將不對反射波產生報警信號;如果光纖受到外界侵擾,如:運動、聲波和觸動,則光的波形改變,并產生干涉圖像,光檢測器可檢測到這一波形變化,而且通過軟件可以分辯出事件的真實情況。
相干激光器發射是連續波激光束,光纖傳感器的頻率響應范圍從1Hz至1Mz,通常情況下只需1 Hz至100K Hz。這項技術可以用來檢測動態應變,而響應時間在毫秒級。
定位器技術可以與微應變傳感器結合。一個典型的系統通常需要三芯光纖,兩芯用于微應變傳感器,一芯用于定位,從而實現遠距離安全保障系統的定位報警功能。定位器技術是FFT公司的一項專有技術,并已獲得了國際專利。
激光器向光纖發射激光,激光分別通過“干涉傳感器”的一個臂和裝有FFT專利技術的終端單元。為了精確定位,需要將光纖的長度信息輸入計算機軟件中。根據現場情況將光纖長度距離換算為實際距離,該系統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系統的定位精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三)光纖傳感監控系統技術指標
響應時間: 瞬間
頻率響應: 1Hz — 100KHz;
報警概率: 90%;
虛警概率: 5%;
監控距離: 30 — 60KM/套;
定位精度: ±100米左右;
工作狀態: 全實時7×24小時監控;
工作溫度: 20℃±5℃(主控機),
- 30℃ — +60℃(傳感器);
傳感器類型:無源、連續、無輻射、抗干擾;
濾波器帶寬:用戶可調;
檢測門限: 用戶可調,電平,幅度,頻率,持續時間;
報警門限: 用戶可調,幅度,頻率,持續時間;
報警靈敏度:用戶可自行設定;
光纖折斷報警;
預警功能;
(四)應用領域
用于保護政府機構、軍事基地、發電廠、泵站、大使館、機場、工廠、倉庫、通信設施、港口、國界;石油天然氣管線,通信骨干光纜等。

Website: www.fft.com.au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流媒體技術的應用研究
下一篇:數據采集的精度與分辨率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