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保護知識
一、什么叫漏電?漏電怎么會引起火災?如何防范漏電?
所謂漏電,就是線路的某一個地方因某種原因(風吹、雨打、日曬、受潮、碰壓、劃破、摩擦、腐蝕等)使電線的絕緣下降,導致線與線、線與地有部分電流通過。
漏泄的電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電阻較大的部位(如鋼筋連接部位),會產生局部高溫,致使附近的可燃物著火,引起火災。
要防范漏電,首先要在設計和安裝上做文章。導線和電纜的絕緣強度不應低于網路的額定電壓,絕緣子也要根據電源的不同電壓選配。其次,在潮濕、高溫、腐蝕場所內,嚴禁絕緣導線明敷,應使用套管布線;多塵場所,要經常打掃線路。第三是要盡量避免施工中的損傷,注意導線連接質量;活動電器設備的移動線路因采用鋁裝套管保護,經常受壓的地方用鋼管暗敷。第四是安裝漏電保護器和經常檢查線路的絕緣情況。
過去,我國民用住宅低壓供電多采用TN—C系統,即工作零線(N線)與保護地線(PE線)合一的接零系統。這種TN—C系統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零線因不平衡電流的存在,正常工作時也帶電壓;零線斷線時,設備外殼帶相電壓;電源線路的相線碰地時設備外殼電位升高;零線的危險電位“蔓延”等等。因此,近年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線路改造,采用在進線配電箱后將載流的零線(N線)和用于設備接地的地線(PE線)分開的接零系統,即TN—C—S系統。發生漏電的情況有以下幾點原因:
情況一:設備發生碰殼故障。
情況二:私拉亂接的電線絕緣破損。當家中私拉亂接的電線絕緣破損時,破損的電線會造成相線短路故障。
情況三:在特別潮濕的地方,電容器質量差,受潮后絕緣性能降低,漏電員流增大,導致擊穿
情況四:當一些電子設備絕緣損壞時,其外露的金屬附件(如電視機、收錄機的拉桿天線等)可能帶危險電壓
家用電器漏電原因: 由于使用電熱水器而造成的使用者觸電事故屢屢發生,究其原因是:安裝電熱水器的建筑物接地系統不是良好的,甚至是缺乏的,如裝修接錯線、線路老化、私拉電線、使用劣質的開關插座、用水管當接地線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地線帶電,從而引發觸電事故。
設備漏電原因:電動機線圈接點和電動機接地接點接觸不良,會引起局部升溫損壞絕緣,產生火花、電弧甚至短路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災。同時,接地不良的電動機在發生漏電時,人體或其他導體接觸帶電機殼極易發生觸電傷害事故。
二:為什么要使用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又稱漏電開關,是一種新型的電氣安全裝置,其主要用途是:
(1)防止由于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漏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2)防止用電過程中的單相觸電事故;
(3)及時切斷電氣設備運行中的單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電而引起的火災事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的不斷增加,在用電過程中,由于電氣設備本身的缺陷、使用不當和安全技術措施不力而造成的人身觸電和火災事故,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而漏電保護器的出現,對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及時切斷電源,保護設備和人身的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術手段。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用電量越來越大,線路供電范圍卻在減少。為了有效地減少事故停電的范圍,利于查找、排除故障,保證農村用電的安全性、可靠性,原有的單一保護方式已不能適應農村用電的需求,在農村電網中實現分級保護已成為必然趨勢。而實現由總保護、分支保護及家用保護構成的三級保護是其最終的保護方式。由于目前我國農村相當一部分地區仍處于相對貧困的狀態,用電負荷量相對較小,暫時可由其自行決定采用總保護和分支保護的兩級保護方式。一待時機成熟,應最終實現三級保護。
三:漏電保護的3級標準
T—配電變壓器;KM—交流接觸器;1.2.3—零序TA
分級保護的基本形式為3級保護,末級是家用漏電保護開關,其動作電流整定值一般為30mA;2級分支線路保護,動作電流整定值可定為60mA;而首端保護——線路總保護,動作電流整定值應設定為120mA。這樣三級之間在動作電流整定值上進行分開,實現了動作電流意義上的分級保護。當然,這是較為理想的狀況,根據線路的實際使用范圍和用電負荷量的大小,1、2級保護可適當調大整定值,以適應現場的要求。另外在分斷時間上也可以有效地實現分級保護
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應制訂適合我國農村電網現狀的標準,在分斷時間的配合上形成階梯,以I△=I△n時為例,其最大分斷時間較為合理的分配應該是末端保護0.1s或0.2s,分支保護0.3s或0.4s,總保護0.5s或0.6s。這樣各級之間從時間上分出先后,以實現各級之間很好配合,達到分級保護的目的。
四:不裝漏電保安器或選用劣質的漏電保安器
農改前家用保安器安裝率很低,漏電流較大的農網電路選用一般電流型總保安器誤動作太多,且漏電流動作整定值過大,無法保護人身安全。農改后雖家用保安器安裝率提高,可許多假冒、偽劣產品涌入農網,農村觸電傷亡事故仍不斷發生。
我們應該結合我國農村低壓電網的現狀,既要做好安全用電防護工作,減少觸電事故,又要提高電網供電的可靠性,這是對漏電切斷保護提出的全面要求。事實已經證明:采用漏電保護器分級保護方式是實現上述要求的根本途徑,也是我國漏電保護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我國低壓電網的供電方式、經濟條件和漏電保護器的生產等情況,在低壓電網中采用兩極漏電保護方式是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
首先應加大末級漏電保護器的安裝率和投運率,末級保護以防止直接接觸觸電為主要目標,各自保護面小,不干擾其他用戶。城鄉家庭進戶線處和人們廣泛接觸使用的移動式電氣設備、電動工具等都應選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高靈敏度、快速型漏電保護器。對單相用電戶選用的漏電保護器還應具備過電壓保護功能,用于防止當出現三相四線制總零線發生斷線和接戶線錯接成380V線電壓時,產生的異常過電壓損壞家用電器。最好選用帶漏電、過壓、過載短路保護功能的保護器,這樣,單相用電戶的所有異常情況都能受到保護。對發生觸電后會產生二次性傷害的場所,如高空作業或河岸邊使用的電氣設備等,可裝設漏電動作電流為10mA的快速型漏電保護器。
第二級保護為系統總保護或分支保護。這一級保護器可裝設于配電變壓器低壓出線處或各分支線的首端,其保護范圍為低壓電網的主干線(或分支線)、下戶線和進戶線,同時也作為末級漏電保護器的后備保護。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根據被保護線路和設備實際漏電流來確定。
這兩級觸漏電保護器構成了一個漏電分級保護網,第一級保護器對一些條件惡劣而觸電危險性較高的場合提供了直接接觸的保護;第二級保護器擴大了漏電保護覆蓋面,提高了整個低壓電網的安全水平。兩級保護之間應合理配合,其漏電動作電流和動作時間應有級差。建議考慮上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電流為下一級額定漏電電流的2.5~3.0倍,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的動作時間較下一級動作時間增加一個動作級差,約為0.1~0.2s左右。
五:漏電檢測儀起著防患于末然的重要角色
以上所述為漏電成因以及防止漏電產生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但無論漏電措施做得非常之完善,電路及設備(終端負載)在運行中已經產生的漏電情況(在沒觸及漏電保護裝置),我們是不得而知時,往往就是造成重大災難的(事故的)隱患。
漏電檢測儀最大作用是在線檢測電路中(不用停電)隨時檢測漏電情況,直接顯示電路或終端負載的漏電量。
六:Vtest漏電檢測儀在實際應用中的特殊功能
從第三節我們知道漏電保護裝置要分3級保護法,說明電路負荷電流大小不同漏電裝置設置漏電量觸動保護漏電量亦不同,Vtest漏電檢測儀能從檢漏電量0.01mA~1000mA(目前農電線路漏電非常嚴重,達到2A,甚至2A以上,已屬于特殊測漏專用儀器,Vtest有專用于農電檢漏儀),從簡化及高效檢漏原則出發,我們可以在第3級漏電裝置出線處直接鉗住火線及零線,測量2級+1級電路中的漏電情況,若檢測儀顯示無漏電或漏電量非常微小(10mA以下),我們可以認定電路是安全的,1分鐘內的工作量。若超出10mA以上漏電量,我們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須要從2級漏電裝置以后的電路檢測,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利用Vtest檢漏儀作為排查泄漏電故障點的準確位置及故障原因。因此Vtest漏電檢測儀具有高效、方便、精確排查(查找)電路及負載故障的特殊功能。
如果接地線以符合安全標準安裝(農電大部分是虛設地線),則漏電會由地線直接傳入大地,這樣,我們可以直接鉗住地線就可測量有無漏產生。
Vtest可以對單相電路,三相四線電路作漏電檢測,對三相電可作電流測量用,甚至可判別三相平衡度的檢查。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