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和現狀
人們每天進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些地區少數菜農為盲目追求經濟效益,不顧政府三令五申,在蔬菜上使用高毒農藥,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現象呈上升趨勢。這一問題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管理措施,以扼制這一趨勢的發展。
我國有關農藥在農作物及農產品中殘留試驗和檢測方法的研究始干60年代初,那時大多根據農藥的化學性質或結構特點,采用容量和比色分析。70年代開始,采用薄層分析,進入80年代直至現在,普遍采用氣液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氣一質聯用色譜等先進儀器分析。60一70年代的方法簡便、易行,但雜質干擾、靈敏度低等問題不易解決。80年代以來的方法,特異性好,靈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長,設備昂貴,基層不易推廣。目前,針對農藥殘留對環境的污染,國內外同行對如何快速測定農藥殘留的問題,提出了4種生物快速檢驗方法:(1)利用能產生熒光的細菌,當細菌受到樣品中殘留農藥作用后其熒光減弱,且減弱程度與毒物濃度呈一定的線性關系。該方法已能用來測定甲胺磷等常見有機磷農藥。(2)利用實驗室飼養的敏感家蠅對供試樣品中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及其有毒污染物進行測定。如在一瓶內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蠅,3小時后,若家蠅死亡5只以上,說明農藥污染超過限量標準,死亡在10只以上,說明農藥污染很嚴重。(3)分子生物學方法,該方法利用化學物質在動物體內能產生免疫抗體的原理,將抗體篩選制成試劑盒,通過抗體與抗原之間發生的酶聯免疫反應,然后比色確定農藥的殘留量。(4)生物化學法,由深圳天福貿易有限公司根據酶化學反應原理,而研制成的農藥速測卡。全國和我省有些地區已在應用它檢測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
綜上所述,我國蔬菜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經農業、衛生科研等單位多年的努力現已研制出許多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分析方法。但這些方法檢測周期長,對設備和人員素質要求高。目前各地明文規定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達20余種,面對蔬菜銷量大、面廣的現實,禁用農藥品種眾多,檢測操作簡便、快速和準確的要求,我們必須研究出更實用的農殘檢測方法,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污染的蔬菜進入銷售渠道。要做好這一工作,希望政府職能部門能制定和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法規,搞好菜農的素質教育,加強菜農的安全用藥意識,真正落實蔬菜的安全生產,同時組織有關單位對高毒農藥的重點禁用品種檢測方法進行研究,井在實用性上有較大的突破,如甲胺磷的快速檢定方法籌。其次是對農藥快速檢速卡的應用要進一步驗證,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使之更好地為快速檢測農藥殘留工作服務。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及其標準現狀
下一篇:電霧式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