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綠色環保布線為深圳商報中心服務
@VP綠色環保布線為深圳商報中心服務 二、結構化綜合布線要實現的目標要求 本大樓的結構化綜合布線,旨在建立一個具備開放性、靈活性、實用性、擴充性、經濟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質的集語音通信、數據通信于一體的綜合布線系統,能支持計算機網絡系統(包括Internet)、圖象傳輸系統要求,并可達到下列目標: 1、系統實用性:進行綜合布線后,能實現大樓內各部門之間語音、數據信號的快速傳輸。 三、綜合布線設計要求 綜合布線的設計方案應符合最新國際標準ISO∕IEC IS11801:1995及ANSI∕TIA∕EIA 568A標準,充分保證計算機網絡高速、可靠的信息傳輸要求;能在現在和將來適應技術的發展,實現數據通信和圖象傳遞;能夠支持100MHz的數據傳輸,可支持以太網、高速以太網、令牌網、ATM、FDDI、ISDN等網絡及應用。 根據深圳商報社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基建辦和技術處的技術人員經過多次商討,擬定整棟大樓安排語音點和數據點各1200個。綜合布線工程設計采用星形的物理結構,這種物理結構是當今世界上最靈活的一種拓樸結構,可以通過不同的連接方式構成不同的邏輯拓樸結構,既適應于語音系統的需要,也適合于各種計算機網絡及其智能系統的要求。所以綜合布線語音部分和數據部分均為二級星形結構。 語音的星形中心分設在東塔樓六層的電話公司光端機房和東塔樓六層的綜合布線總配線間,數據中心設在東塔樓六層綜合布線總配線間。共設管理間(IDF)15個,MDF到各樓層(IDF)的語音主干為大對數三類非屏數雙絞線(UTP)。數據主干選用多膜光纖。電話公司光端機房和電話公司進大樓的商業網設備設在東塔樓六層綜合布線機房附近,為大樓的電話分配、調整和控制提供方便靈活的通路。 東塔樓深圳商報大廈高二十一層,為深圳商報社各編采行政部門辦公用,要求信息點根據各樓層辦公室的布置設計施工至辦公桌上。主機房和網絡控制中心設置在六層,配線間的位置可設在弱電豎井內或設在附近的房間內,配線間用于安裝電纜導線架、模塊化跳線盤等連接設備。東塔樓可分成7個IDF管理,干線配置為每個IDF配置1根12芯多膜光纖和1根6芯多膜光纖作為數據主干,另分別于4至7號IDF施布1根25對大對數五類骨干電纜作為備份。為充分考慮發展及擴容,實際水平布點約為2200點,干線配置為4000個語音和數據點。 西塔樓奧林匹克大廈除十二層為中國奧委會(深圳)新聞中心外,其余各層對外租售,平面布局尚未定,因此,僅十二層設計施工至工作區,其余各層的水平配線和工作區都不設計。可設九個樓層子配線間,主計算機房共用東塔樓六層主機房,除第十二層及地下部分外只鋪設語音干線,每個IDF鋪設9根25對大對數三類骨干電纜,第十二層及地下部分所在IDF另各配1根12芯多膜光纖作為數據傳輸,實際水平布點為150點,干線配置為2000語音點,360數據點。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配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設備之間子系統等五個系統構成。其中: 1、 工作區子系統: 2、水平配線子系統: 可采用ALCATEL 五類(Cat.5)非屏蔽雙絞線(UTP)電纜,支持100MHz的傳輸速率。水平電纜從配線間沿電纜橋架分別引向工作區各信息點,水平布線距離應不超過90m,信息孔到終端設備連線不超過10m,可采用走吊頂的輕型槽形電纜橋架的方式為水平配線系統提供機械保護和支持,從弱電豎井引向各個設有信息點的房間,再由預埋在墻內的鐵管將線路引到墻上的暗裝鐵盒內。配線間內接線端子與信息插座之間均做成點到點端接,任何改變系統的操作(如增減用戶,用戶地址改變等)都不得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為系統線路故障檢修提供方便。工作區端電纜布放到位后方可在設備間端將電纜剪斷,工作區端電纜應預留20-50cm,設備間端電纜預留2m,以便安裝信息插座和跳線盤。 3、垂直干線子系統 4、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是各個配線系統的中心單元,它由樓層分設的配線間構成,提供主干電纜及水平配線電纜的連接設備。每個配線間均設19"工業標準機柜。機柜上安裝若干連接水平配線電纜的RJ45接口跳線盤和連接主干光纜的光纖跳線盤,并預留足夠的空間,以安裝用戶網絡集線器設備。管理子系統(配線間)應盡量靠近弱電豎井旁(弱電豎井應盡量設在大樓的中間),以方便布線并節省投資。如數據布線采用屏蔽方案時,配線室里應備有合適的接地線。 5、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由商報大廈六層計算機房的主配線架等組成,提供連接網絡交換機、數據中繼線、大樓垂直主干線電纜的系統連接設備。 四、綜合布線施工要求 施工單位應有專人負責此項目,并設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質檢人員,進場時須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應編制好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進度計劃,對工程的工期目標、主要技術方案及措施、安全保證措施等予以明確。施工中應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和專檢制度,一道工序必須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方可通知監理公司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并認真及時做好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定期檢查工程質量和相應的資料,保證資料的鑒定收集、整理、審核與工程同步。認真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層層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努力創建優質樣板工程,本工程的質量等級必須達到優良以上。 本工程建筑面積大,作業面廣,應統籌安排、交叉作業、協調施工。各施工負責人要熟悉圖紙及圖紙會審紀要,給施工人員交代清楚技術要領,常到施工現場檢查,按照管槽施工機柜、配線架安裝-模塊面板安裝-測試檢驗的順序施工。管槽的銜接要做到規范,沒有裂縫,吊架安裝要牢固、平穩,在轉彎處要安裝吊架支擋槽架使得線槽平穩牢固。線纜敷設應線管、橋架安裝符合要求后進行。對于光纜和銅纜干線部分的敷設,從各個分配線架開始順本水平線槽、豎井線槽至主配線間,施工中全部用人工放線,不得硬拉,避免因機械操作損害電纜,各條電纜還要進行規范的標識,在施工圖上也要進行編號標識。放線時特別要注意電纜和光纖的轉彎位置的處理(保持一定的轉彎半徑),避免造成銅纜受損和光纖中斷。在電纜兩側要預留足夠的線供端接和制作使用,對于銅纜在配線間要求預留3m-6m可供端接,對光纖在分配線間(IDF)要預留6m-8m可供端接,在主配線間(MDF)要預留8m-10m可供端接。 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及工藝要求進行配線架的安裝,對于主配線架,原則上采用落地式大型機柜安裝,對于分配線架,則可采用開放式機架安裝;對于配線架的連接,要求槽架一次到位,所以在線槽開始施工前,要完成各個分配線架和主配線架的安裝圖,并符合機房的整體規劃。所有信息口制作均應嚴格按照產品安裝規格要求進行,對于線纜的開皮、雙絞分開程度、打線順序等都要求完全合乎要求,符合模塊上的色標和順序,安裝面板時一定要把模塊卡接牢固,以免今后使用時松動,制作工作應采用專用打線工具進行安裝,打線順序嚴格按照設計編碼順序進行,以便今后的管理和使用。 五、系統測試與驗收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是綜合布線系統實施的重要內容,是保證系統性能達到設計要求的重要措施,需對系統的水平銅纜和垂直干線光纜進行端對端測試,必須在系統測試完畢,確保性能優良后,才能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1、銅纜系統測試。 質量,工程完工后需按TIA∕EIA568-A規定的CAT.3及超CAT.5標準對三類主干系統、五類水平系統的銅纜線路進行測試。 系統采用專用電子測試儀器,按ISD∕IEC11801建筑及建筑群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進行測試,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2、光纖系統測試 采用專用光纖測試儀,按ISO∕IEC11801測試標準,逐條對光纖進行測試,測試連通性、全程衰減及ST∕SC連接頭衰減等,測試出來的結果應符合以下標準:
波長(um) 最大衰減Db∕km 最小模態帶寬MHz∕km |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