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介紹
接線端子的設計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至關重要,決定接線端子的安全性能。現介紹一下接線端子中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電氣間隙:兩個導電部件之間在空氣中最短的距離。
爬電距離:兩個導電部件之間沿絕緣材料表面測得的最短距離。
總則:
1、 選用合適大小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多種可變因素,諸如大氣條件,所用絕緣的類型、爬電途徑的布局以及使用接線端子塊的系統情況等,因此,選擇合適大小的電氣 間隙和爬電距離是制造商的職責。
2、 建議將絕緣件的表面設計成帶筋的表面以阻斷導電沉積物可能形成的通道。
3、 從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觀點來看,僅僅涂有清漆或琺瑯的導電件,或僅用氧化層或類似方法保護的導電件均不認為是絕緣的。
4、 在以下情況下,仍必須保持推薦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1) 在既無外部電氣連接,又是按制造商說明書的規定,用接線端子塊所規定的型式和尺寸的絕緣導線或裸導線安裝時;
2) 考慮到由于溫度、老化、沖擊、振動的影響,或由于接線端子塊預期承受的短路條件所產生的可能的變形。
確定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時,建議考慮以下幾點:
1、 確定爬電距離時,凡寬度和深度不小于2mm的槽可以沿其輪廓線來測量,寬度和深度小于2mm的槽和容易堆積污物的槽應忽略不計,只測量其直線距離。
2、 確定爬電距離時,高度小于2mm的筋應忽略不計,對高度不小于2mm的筋;如果筋是絕緣村料件整體中的一部分(例如用模壓或焊接方法形成的筋),則沿其輪廓線來測量;如時筋不是絕緣材料件整體中的一部分,則沿其接縫長度或輪廓線(兩條途徑中取其較短者)進行測量。
可接受的最小安全距離: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