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上半年年紡織及麻制品行業市場研究報告
|
【報告簡介】: |
2009年上半年麻紡織經濟繼續回落,主要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進出口全部負增長。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國內市場開拓尚未顯效,麻紡織企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
|
【報告目錄】: |
一、上半年麻紡織及麻制品制造企業經濟運行狀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1-5月我國麻紡織及麻制品制造企業(規模以上) 440戶,同比下降1.79%,虧損戶數達96戶,虧損面達21.82%,同比增長0.77%;其中,麻紡織企業345戶,同比下降3.36%,麻制品制造企業95戶,同比增加4.40%。麻紡織及麻制品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02億元,同比增長7.59%。其中,麻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87.26億元,同比增長8.00%;麻制品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76億元,同比增長5.49%。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26億元,同比減少28.36%;其中麻紡織企業實現利潤1.99億元,同比增加5.43%;麻制品制造企業實現利潤1.28億元,同比減少52.20%。全行業負債合計124.56億元,同比增加0.76%;其中麻紡織企業負債合計113.10億元,同比增加2.38%;麻制品制造企業負債合計11.46億元,同比減少12.84%。全行業出口交貨值8.45億元,同比減少14.46%;其中麻紡織企業出口交貨值7.92億元,同比減少9.68%;麻制品制造企業出口交貨值0.52億元,同比減少52.61%。全行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0.93萬人,同比減少11.05%;其中麻紡織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9.69萬人,同比減少11.10%;麻制品制造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24萬人,同比減少10.68%。 (二)經濟運行的質量及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1)經濟運行的質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1-5月麻紡織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2.40%,去年同期為2.42%;總資產貢獻率為6.88%,去年同期為6.71%;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04.30%;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07%,去年同期為1.91%;資產負債率為61.39%,去年同期為61.83%;勞動生產率為22.47%,去年同期為18.58%;產品銷售率96.21%,去年同期為96.80%;產品銷售毛利率11.43%,去年同期為10.35%;利潤率2.28%,去年同期為2.33%;凈資產收益率6.70%,去年同期為6.63%;三費比例6.23%,去年同期為6.63%;產成品周轉率6.43%,去年同期為6.00%;應收賬款周轉率7.88%,去年同期為7.33%;兩金占用比例54.85%,去年同期為54.60%;總資產周轉率1.14%,去年同期為1.09%;產權比例1.59%,去年同期為1.62%;已獲利息倍數2.96%,去年同期2.72%;主營業務收入增速8.00%;主營業務成本增速6.71%;產值增速7.52%;出口交貨值增速-9.68%;利潤增速5.43%。 (2)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1-5月份,麻紡織業固定資產實際完成投資82008萬元,同比減少1.83%;麻制品制造業固定資產實際完成投資11206萬元,同比減少3.25%。 (三)分行業情況 苧麻紡織 苧麻紡織品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性大幅減少,價格持續低迷,企業開工不足,行業面臨了嚴重挑戰。 據中國麻紡行業協會統計調查,2008年12月我國苧麻長紡開臺數為21萬錠,苧麻短紡開臺數為35萬錠,氣流紡開臺數為3.7萬頭,苧麻織機開臺數為4700臺。 苧麻種植面積為150萬畝,原麻總產量22.30萬噸,下降20.8%。苧麻主產區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重慶、湖北和江西,占全國種植面積的80.1%。苧麻原料價格低位徘徊,嚴重影響農民種麻的積極性(主要苧麻產品價格信息)。 表1 2009年1-6月主要苧麻產品價格信息 ![]() 表2 苧麻紗線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表3 苧麻織物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亞麻/大麻紡織 據中國麻紡行業協會統計調查,2008年12月我國亞麻長麻紡開臺數為32萬錠,亞麻短紡麻紡開臺數為17萬錠,氣流紡開臺數為4500頭,亞麻織機開臺數為4250臺。 2008年12月我國大麻紡織長紡能力增加12.50%,短紡能力增加8.22%,氣流紡下降25%。 表4 2009年1-6月主要亞/大麻產品價格信息 ![]() 表5 亞麻纖維進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表6 亞麻紗線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表7 亞麻織物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黃麻紡織 1-4月的黃麻紡織品市場基本平穩,由于國內黃麻生產企業需求,加上巴基斯坦、印度大量進口孟麻,造成孟加拉原麻價格迅速上漲,上漲幅度達29%,比去年同期上漲幅度高出100%。國內黃麻收購從3、4月份的2500元/噸漲到目前3750元/噸以上,漲幅達60%,國產黃麻已經不足3000噸,雖然今年國內的新麻種植面積較去年有適當增多,但新麻的總產量不過5萬噸,預計到7-8月份需求缺口將達2萬多噸。 由于原料持續上漲且供應緊缺,導致部分企業停產、部分企業壓產,促使國內黃麻產品銷售價格略有上漲,但仍沒有與原料同步。目前還在生產的企業基本靠儲存原料維持,且大部分品種處于虧損經營。麻紗線、麻繩產品,國內需求量基本與生產持平,但略大于生產量。麻袋銷售情況較好,國內供貨緊張,預計這種緊張狀況將持續到下半年。預計7-9月份烤煙上市時,煙葉包裝麻布銷售較好,這是因為90%的企業沒有布機生產線所致,即使有布機生產線的企業也是季節性生產。由于高支紗、高密布產品市場萎縮,各企業有一半的時間處于維持生產狀態,總的形勢不容樂觀。 表8 2009年1-6月主要黃麻產品價格信息 ![]() 表9 黃麻纖維進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表10 黃麻織物進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情況 ![]() 二、主要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09年1-5月我國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進出口總額為4.28億美元,同比減少15.75%;其中出口2.89億美元,同比減少7.44%;進口金額1.39億美元,同比下降29.04%。
![]() 表12 2009年1-5月份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進口金額變化 ![]() 表13 2009年1-5月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出口數量變化 ![]() 表14 2009年1-5月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出口金額變化 ![]() (一)主要麻類纖維進口情況 亞麻纖維、黃麻纖維和其他植物纖維進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收貨地、貿易方式比較。
![]() 表16 2009年1-5月麻類纖維進口貿易方式比較 ![]() (二)麻紗線出口情況 麻紗線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主要發貨地、貿易方式比較。 表17 2009年1-5月麻紗線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比較 ![]() 表18 2009年1-5月麻紗線出口貿易方式比較 ![]() (三)麻織物出口情況 麻織物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貿易方式比較。 表19 2009年1-5月麻織物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發貨地比較 ![]() 表20 2009年1-5月麻織物出口分貿易方式比較 ![]() (四)麻制品出口情況 麻類制品出口主要是麻制床上用品和麻(棉)簇絨織物、裝飾毯,出口量、額、單價及分國別、主要發貨地、貿易方式比較。
![]() 表22 麻制品出口分貿易方式比較 ![]() 三、2009年上半年麻紡織業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麻紡織業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 1、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麻紡織品出口需求持續大幅減少,內需拉動的措施短期內尚未顯效,2009年上半年麻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形勢依然嚴峻。 2、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力度加大,麻紡織企業廢水排放治理成本加重,清潔生產技術應用推廣進一步加大企業經營負擔。 3、麻紡織企業用工多,勞動力成本壓力明顯高于相關紡織行業。 4、中西部麻紡織中小企業融資難。 5、苧麻紡織急待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缺少紡織機械制造業支承,需要產業政策扶持。 (二)應對措施 1、麻紡織企業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內需適銷產品開發,促進向下游產品產業鏈銜接,提高服用、家用和產業用麻紡織品的比重。 2、繼續鞏固和發展麻紡織品出口市場,培育和拓展麻紡織品內銷市場,推動麻紡織品牌戰略。 3、苧麻資源主產區加大政策扶持,穩定苧麻種植面積和原料價格,保護麻農種麻積極性。 4、建議國家調整亞麻纖維進口關稅稅率,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亞麻紡織企業走出困境。 5、推動苧麻紡織先進技術裝備開發項目工作。 |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