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萬物互聯的關鍵元器件之一,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atista的數據,2022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2512.9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據其中20%左右的比例。隨著下游應用市場需求的增長,未來傳感器市場還將持續成長。
近日,歌爾股份、漢威科技和南京高華三家傳感器公司相繼發布財報。歌爾股份作為國內傳感器龍頭企業,3月27日財報顯示,2023年營收達到985.74億元,凈利潤10.88億元,在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營收規模保持穩定。
伴隨環境光傳感器領域未來在國內的持續發展,必將給環境光傳感器芯片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為整個產業鏈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誠然,環境光感芯片國外的測試解決方案,整體成本高昂,產品交付周期長;國產其他測試解決方案測試并行數量低,無法高效完成量產測試。
我國的傳感器產業發展,還面臨一系列挑戰。一方面,傳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比較落后,感知效率、準確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傳感器自身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技術落后、技術攻關亟需提速。
智能化的設備需要強大的硬件作為基礎,算法等技術與高性能處理、控制、傳感芯片的相互融合,讓掃地機器人系統開始擁有了出色的實時感知能力,智能的任務處理能力以及高效的運動控制能力,掃地機器人在這些加持下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紅綠燈是交通管理最重要的設施之一,傳統紅綠燈采用固定計時的方式,不能根據車流量自主調控通行時間,十字路口沒有車輛通行,卻要等紅燈的情景時常發生,交通管理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制造業中,工控機在自動化流水線控制上起到了核心作用。無論是汽車制造、精密儀器裝配還是食品加工和紡織行業,工控機都能精確地控制生產流程,實時監測產品質量、安全參數及設備狀態,確保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產業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標準化在推進新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方案以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和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為目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興產業。
無論是德國推崇的“工業4.0”、美國力主的“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制造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始終是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技術變革,始終有一個離不開的核心關鍵——“傳感器”。
不論是在家中、車上或工作場所,微機電(MEMS)應用已悄悄深入消費者生活。盡管不常受到注意,MEMS技術在過去20年間經歷了劇烈的改變。隨著物聯網(IoT)不斷發展,MEMS還將持續改進,達到更小、更省電的需求。
近日,在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后,中國電科11所技術團隊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單片2.7Kx2.7K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并進行了成像演示,效果良好。
近日,在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后,中國電科11所技術團隊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單片2.7Kx2.7K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并進行了成像演示,效果良好。
近日,在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后,中國電科11所技術團隊成功研制出短波和中波單片2.7Kx2.7K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并進行了成像演示,效果良好。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植物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貼在植物上的小型石墨烯傳感器,為研究人員和農民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從而可以帶來更加穩健的年度收獲。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植物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貼在植物上的小型石墨烯傳感器,為研究人員和農民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從而可以帶來更加穩健的年度收獲。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植物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貼在植物上的小型石墨烯傳感器,為研究人員和農民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從而可以帶來更加穩健的年度收獲。
設備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和設備運營商面臨對電子制造設備和機器不斷變化的要求,可通過不同水平的工業自動化來實現。在實施過程中,傳感技術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傳感器解決方案的恰當使用取決于幾方面,如適合的傳感技術,智能運用,性能可靠等,都會影響工廠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