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多領先的自動化廠商紛紛與微軟展開深入合作,將其最新的Copilot產品和AI技術融入自動化解決方案中,致力于共同推進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2025 年有望成為軟件開發發展的關鍵時刻,人工智能(AI)的不懈進步將推動這一發展。隨著 AI 繼續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對軟件開發領域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10 月 29 日消息,據浦東發布消息,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創新論壇昨日在上海召開,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內頭部企業和機構,共同發布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標準 ——《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級分級指南》。
匯川前三季營收同增30%/上海電氣30億購回上海發那科/美的探索研發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7.5%
想象一下,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一個高度智能的無線系統可以監測環境和對抗污染,可以派出車隊運送幾個人,還可以幫助尋找失蹤的幼兒,因為它可以識別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10月15日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各大廠商都在積極探索全新的AI PC形態,據IDC預測,AI PC在中國PC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在2027年或將達到八成以上。
格力進軍汽車,工業機器人落子上海/優必選Walker S1“入職”比亞迪/華天48億開工汽車電子項目
10月11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微軟發表了一篇播客,宣布在其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中推出新的醫療保健數據功能和AI工具,包括通過Azure AI Studio中的新醫療保健AI模型、Microsoft Fabric中的醫療保健數據功能、Copilot Studio中的醫療保健AI agents服務以及AI驅動的護理工作流程解決方案。
10 月 10 日消息,Agility Robotics 公司去年宣布建造全球首家人形機器人工廠 ——“RoboFab”,以擴大其雙足機器人 Digit 的生產規模。
近期,英特爾面臨運營壓力,決定大幅下調明年的AI服務器芯片Gaudi3出貨目標,降幅高達三成以上。這一決定直接影響了多個合作廠商的訂單,供應鏈上出現緊張局勢。
9 月 26 日消息,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控技術)官方公眾號于 9 月 23 日發布博文,結合 AI 和機器人兩大元素,推出了 Plantbot 機器人解決方案。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工業時代,每一份精密與卓越的背后,都離不開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和對技術的不斷創新。今日,讓我們一同踏入萊盟的生產車間,近距離感受那里的制造魅力。
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大爆發,雖然規模性商業落地還需時日,但已經來到了“井噴前夜”。在人形機器人系統中,電機控制系統是核心元件之一,也即將迎來一片新的產業藍海
從智能工廠到協作機器人,AI和自動化技術正重塑制造業。通過擁抱這些前沿技術,企業將提升生產力、創新能力,并在數字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AI的廣闊領域內存在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通用人工智能(AGI)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盡管二者都有著光明的前景,但它們代表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不同階段,并且具備獨特的能力和局限性。
當前,AI大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取得了不俗成就,市場規模也在快速增長。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測算,預計到2032年,全球大模型市場規模將超過1100億美元。
中國工業機器人設備出口金額呈現顯著增長,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達86.4%。盡管存在貿易逆差,但出口量的增加表明了中國機器人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升。
伴隨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由粗放模式轉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模式,加上整體社會向著節約、綠色、低碳化等新質生產力轉型,使得一體化方案越來越得到了用戶市場的重視,微型直流低壓伺服驅動器成為較受關注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