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石油化工商機無限 初夏6月銀川智能展共話發展
隨著改革不斷深化,中國加快對外產能合作,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正在編織起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一些國家則采取“捆綁式”發展模式,通過一些地區性發展項目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助推了能源合作,其中油氣產業的發展也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重中之重。
寧夏提出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基地為目標,進一步借鑒上海自貿區等開放模式,在提高引進外資水平、推進中阿貿易自由、能源合作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增強內陸開放新優勢。陜西圍繞“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除了加強與中亞國家和澳大利亞等國在資源勘探、開發領域的合作,還加快頁巖氣開發步伐,引導光伏企業到中亞國家釋放產能,鞏固石油鉆采設備等優勢產品地位。
目前煤炭消耗占中國發電的80%,油氣作為比煤炭更清潔和高性價比的能源,將是中國未來能源消費的主要構成。權威機構明確指出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同時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目前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已達30%,未來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還將增加。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展開,中國油氣企業應乘勢加大油氣產業投資和油氣裝備輸出,打造油氣產業全球新格局。中國儀器與儀表學會產信委秘書長劉哲鳴指出:“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平臺,也是我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支持。這不僅是中國企業自身的機會,還會為沿線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企業將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平臺上成為全球企業。
近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布局海外,不但有中海油收購北美Nexen(尼克森)油氣公司和中石油參股世界第二大油田哈薩克卡薩甘油田等案例。在國內企業紛紛進軍國外油氣市場的同時,中國的油氣裝備也越來越多地輸出到國外,既有陸地油氣裝備,也有海洋油氣裝備,以至歐美的企業都總結中國油氣產業已從單純的購買油氣,正轉型過渡到收購油氣資產、引進油氣技術、輸出油氣裝備、升級產業發展和合作開發油氣產業。借助“一帶一路”戰略作為中國全球化進程的發展舉措,中國的油氣石化產業將會利用資金、技術和裝備的優勢基礎,助力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實現的量子化巨變,這里蘊含石油化工投資和設備的龐大需求和市場。
對能源企業來講,“一帶一路”的戰略為中亞的經濟走廊帶來了全新的投資機遇,全球已發現石油可采儲量為3106.6億噸,其中“一帶一路”區域內(除中國外)已發現可采石油儲量2131.8億噸,占全球累計發現可采石油儲量的68.6%。全球待發現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115.9億噸,其中“一帶一路”區域內(除中國外)待發現資源量380.4億噸,占全球待發現石油可采資源量的34.1%,中亞地區蘊藏著豐富資源,將有可能形成世界上供應鏈、產業鏈合作程度最高、最廣泛、最深的行業,油氣行業的國際合作將會作為一個典范,因此,中亞地區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即將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于2016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寧夏銀川發起主辦的中國(銀川)國際智能工廠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將借助同期第七屆中國石油化工重大工程儀表控制技術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石油化工信息化技術高峰論壇、第三屆石油化工電氣技術疑難問題解決方案研討會、第四屆中國發電自動化論壇、第二屆中國有色金屬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研討會等10余場論壇和會議,為到會的海內外行業精英和相關企業,積極搭建一個國際性、高規格、高質量、高水平、大規模、務實性、前瞻性和專業性的交流平臺。在展會期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銀川市人民政府還將共同打造“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銀川技術服務中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