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生產企業獲生產許可證
國家質檢總局12 月27 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為首批通過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市場準入審查的29 家生產企業頒發生產許可證證書。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鄔建平、副司長鮑俊凱、王紅、國家質檢總局新聞辦主任李迎豐、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楊偉民、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等領導為這些企業頒發了生產許可證書(企業名單附后)。
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6 年全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經過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決定對食品相關產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并于7 月18日正式啟動了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場準入工作。
半年來,這項工作在各級質檢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的努力工作和大力配合下,廣大企業廣泛參與,取得了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首批通過市場準入,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廠、北京德寶商三印刷有限公司、奇妙包裝(深圳)有限公司、珠海中富有限公司等29 家企業,均是行業內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企業,申請準入的產品共有97 個,覆蓋了本次實施準入的全部39 個產品品種。今后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選購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應認準標有“QS”標志的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宣布,將于2007 年8 月底開始,對此次列入準入范圍的產品進行無證查處。
進入無證查處階段后,已經獲證的企業可以正常生產;已經提出審查申請,但正在審查過程中,還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必須在產品上標明“試制品”,并將產品批批送指定檢驗機構檢驗合格,才可以出廠銷售;尚未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不得生產,食品生產企業不得使用其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建議廣大企業盡快提出準入申請,避免因獲證較晚而影響生產經營。
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對食品安全影響重大。如聚氯乙烯塑料生產過程中,如果聚合反應不完全,就會造成氯乙烯單體殘留;聚碳酸酯塑料生產過程中,如果反應不完全,會產生雙酚A; 劣質復合膜袋印刷用油墨會造成苯殘留等,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發達國家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普遍實行嚴格監管。據調查,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具備起碼的質量保證能力和條件。。2006 年,國家質檢部門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普查,發現我國現有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生產企業約為3700多家,其中10 人以下的小企業就有1100 多家,占企業總數的近1/3。很多小企業設備簡陋,生產過程中缺乏質量控制手段;原材料進廠不驗收,產品出廠不檢驗;無標生產現象比較普遍;產品合格率低,假冒偽劣現象比較嚴重。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鄔建平指出,食品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首先要立足于我國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多、規模小、管理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國情。在監管工作中,要扶持一批優秀企業做大做強,規范一批質量不穩定的企業提高質量水平,取締淘汰一批不具備質量保證條件的企業,打擊一批專門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黑窩點。
鄔建平指出,2007 年質檢部門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監管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重點產品,即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對食品安全影響較大的產品;二是重點區域,即相關產品生產企業集中的區域。要與這些區域所在地政府密切配合,集中力量,促進多數企業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三是重點企業,主要是指不具備質量保證能力的小企業和小作坊,以及那些專門生產劣質產品的企業和窩點;四是重點問題,主要是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非法使用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問題。他指出,在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啟動后,還要逐步對紙、金屬、玻璃、陶瓷等各類材質的包裝、容器等產品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新聞發布會上,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廠黨委副書記杜永敏代表獲證企業發言,她鄭重地向全社會承諾,并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抓好原材料質量關、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等各個環節,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為食品生產企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產品,為不斷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貢獻自己的力量。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科學法規事務總監孫偉代表食品包裝材料應用企業發言,他認為對食品包裝的生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對該行業的規范化管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階段,適當的行政干預是有利于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他表示,作為食品生產企業,可口可樂公司堅決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法采購有證企業的包材產品。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6 年全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經過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決定對食品相關產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并于7 月18日正式啟動了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場準入工作。
半年來,這項工作在各級質檢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的努力工作和大力配合下,廣大企業廣泛參與,取得了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首批通過市場準入,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廠、北京德寶商三印刷有限公司、奇妙包裝(深圳)有限公司、珠海中富有限公司等29 家企業,均是行業內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企業,申請準入的產品共有97 個,覆蓋了本次實施準入的全部39 個產品品種。今后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選購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應認準標有“QS”標志的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宣布,將于2007 年8 月底開始,對此次列入準入范圍的產品進行無證查處。
進入無證查處階段后,已經獲證的企業可以正常生產;已經提出審查申請,但正在審查過程中,還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必須在產品上標明“試制品”,并將產品批批送指定檢驗機構檢驗合格,才可以出廠銷售;尚未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不得生產,食品生產企業不得使用其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建議廣大企業盡快提出準入申請,避免因獲證較晚而影響生產經營。
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對食品安全影響重大。如聚氯乙烯塑料生產過程中,如果聚合反應不完全,就會造成氯乙烯單體殘留;聚碳酸酯塑料生產過程中,如果反應不完全,會產生雙酚A; 劣質復合膜袋印刷用油墨會造成苯殘留等,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發達國家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普遍實行嚴格監管。據調查,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具備起碼的質量保證能力和條件。。2006 年,國家質檢部門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普查,發現我國現有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制品生產企業約為3700多家,其中10 人以下的小企業就有1100 多家,占企業總數的近1/3。很多小企業設備簡陋,生產過程中缺乏質量控制手段;原材料進廠不驗收,產品出廠不檢驗;無標生產現象比較普遍;產品合格率低,假冒偽劣現象比較嚴重。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鄔建平指出,食品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首先要立足于我國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多、規模小、管理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國情。在監管工作中,要扶持一批優秀企業做大做強,規范一批質量不穩定的企業提高質量水平,取締淘汰一批不具備質量保證條件的企業,打擊一批專門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黑窩點。
鄔建平指出,2007 年質檢部門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監管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重點產品,即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對食品安全影響較大的產品;二是重點區域,即相關產品生產企業集中的區域。要與這些區域所在地政府密切配合,集中力量,促進多數企業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三是重點企業,主要是指不具備質量保證能力的小企業和小作坊,以及那些專門生產劣質產品的企業和窩點;四是重點問題,主要是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非法使用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包裝容器和工具等問題。他指出,在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啟動后,還要逐步對紙、金屬、玻璃、陶瓷等各類材質的包裝、容器等產品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新聞發布會上,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廠黨委副書記杜永敏代表獲證企業發言,她鄭重地向全社會承諾,并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抓好原材料質量關、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等各個環節,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為食品生產企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產品,為不斷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貢獻自己的力量。可口可樂(中國)飲料有限公司科學法規事務總監孫偉代表食品包裝材料應用企業發言,他認為對食品包裝的生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對該行業的規范化管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階段,適當的行政干預是有利于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他表示,作為食品生產企業,可口可樂公司堅決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法采購有證企業的包材產品。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