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因地制宜的知識產權戰略
西門子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和電氣工程公司,其業務涉及工業、能源、醫療等領域。西門子公司總部位于柏林、慕尼黑兩地,在全球約有40萬名員工,分別從事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系統和項目的設計及組裝、以及根據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等。西門子擁有160余年歷史,并一直以其先進技術、創新、品質、安全可靠和國際化的特征享譽世界。在2007財政年度,西門子實現銷售額724億歐元,凈收入39億歐元。
西門子公司從創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知識產權。西門子創始人、德國發明家維爾納·馮·西門子憑借他的發明奠定了西門子公司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是發電機工作原理和指針式電報機(當時最先進的通信設備)。盡管他所處的19世紀下半葉正是德國努力追趕世界領先的工業國家的時期,作為一位發明家,他的知識產權意識還是遠遠領先于時代。維爾納·馮·西門子與同時代的幾位政治家和主要工業家認定,自主發明將是德國飛躍的樞紐所在,而他本人也正是德國后來制定一部卓有成效的專利法的重要幕后推動者之一。
為深入了解西門子的知識產權戰略,本刊記者采訪了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和公司事務部總監鮑安泰博士。
一、西門子IP部門規劃
1、確保知識產權戰略及目標同業務部門的商務運營戰略協調一致
鮑安泰博士說:“西門子知識產權部的任務就是支持西門子各業務部門建立、保護、使用、開拓知識產權資產。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四點:始終把專利工作重點放在業務運營上;全面保護專利權,以更好地促進創新,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重視知識產權,為適應市場趨勢,保證專利集群具有較高的競爭力;關注知識產權,堅持打擊侵權行為。
為做到這四點,知識產權和事務部同各業務部門保持緊密聯系。事實上,西門子所實施的知識產權策略正是15個業務部門運營情況的反映,在這個框架下,制定的知識產權目標和戰略才能和業務部門的業務戰略相一致。
為深入了解各業務部門的技術,更好地開展專利工作,知識產權和事務部要與各業務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對技術的理解和認識不僅是對客戶發明的簡單理解,還包括觀察、了解競爭對手的技術以及工業技術發展趨勢。這樣,知識產權部門會把注意力放在應該投入的技術上,進而在研發合作中制定富有前瞻性的知識產權策略。
2、技術優勢與法律優勢相結合,形成矩陣式體系據鮑安泰博士介紹,為了對各個業務部門的知識產權資產做出全球性規劃,對應的各個知識產權部要協助業務部門建立專利庫。通過對來自全球各業務部門研發中心的發明進行全面分析,使大量專利申請相互補充彼此配合,西門子才達到目前令人羨慕的總業務量。西門子有近32500名研發人員分布在30多個國家的150個研發中心。
鮑安泰博士說:“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對于技術的深層次理解,不僅有利于專利審批過程和專利庫建立,而且對于保障專利權行使也有重要意義。知識產權部為業務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此發現和制止侵權行為。在知識產權保護范圍認定和專利無效的程序中,知識產權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區知識產權分支機構(比如中國區)的知識產權法律顧問依據當地的法律法規,支持和協助各業務集團的知識產權部門發揮其全球職能。這樣,在各集團知識產權部與各國家/地區的知識產權分支機構之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矩陣式體系和構架。
除訴訟案件外,中國區知識產權部主要任務還包括:與中國的研發團隊密切合作,挖掘發明創造,并通過申請專利轉化為知識產權。”
二、西門子IP戰略
“因為西門子的業務領域廣泛,產品從斷路器到磁共振儀器,解決方案從免疫診斷學和分子分析學到機場物流,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西門子沒有一個單一的知識產權戰略。”鮑安泰博士說。
1、為各業務部門度身定制知識產權戰略
鮑安泰博士解釋到:“因為每個業務部門都有其獨特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不同的競爭對手,所以就要為他們制定不同的知識產權目標,并幫助他們尋找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資源。在某些領域,我們傾向于享有獨占性,專有知識產權有助于分辨不同的創意、突出企業特色,促成市場的良性競爭;在某些領域,我們愿意堅持公平的原則,共享知識產權以促進合作,這有助于合作創新;在一些特定領域,我們會免費推廣和促進新技術,這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和轉化技術。
我們為業務部門提供適合其業務特點的知識產權戰略,這些知識產權戰略都與各業務部門的運營戰略相一致。當然,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知識產權戰略也應相互協調,畢竟西門子是一個整體,這樣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產權戰略,更好地進行平衡協作,創造更多價值。知識產權和事務部把各業務部門的知識產權融成一個整體,就是在競爭中的優勢。這種融合也使西門子知識產權和事務部所掌握的信息更加豐富。”
2、依據各地域不同情況實施相應的地區知識產權戰略
提到西門子知識產權戰略的地域性特點,鮑安泰博士介紹:“一般來講,跨國公司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要在世界所有的重要市場保護自身的發明。這意味著,對西門子這樣的公司來說,要把想法轉化為利潤,就要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有效地做好專利保護工作,這就要求西門子依據各業務部門特點實施相應的地區知識產權戰略。”
西門子總部知識產權和事務部的負責人WinfriedBüttner也解釋說:“所有活躍在國際上的大型公司都在日常工作中意識到,全球化不僅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全球競爭正推動更寬范圍的合作進程,架起了全球合作網絡,特別是在創新方面。在一些銷售量較好的地區市場,地區知識產權戰略本地化和具有前瞻性是建立長期專利保護的關鍵因素。”
3、分立而統一的知識產權戰略創造出獨特的多樣性
鮑安泰博士認為,既分立又統一的知識產權戰略賦予西門子知識產權部門豐富的多樣性,并使它成為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IP部門之一。他以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為例:“西門子內部的標準化始于一個世紀以前,當時主要是出于對西門子工作人員的安全工作條件考慮而制定安全標準。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動通訊的開發過程中,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聯系則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呈現出來:伴隨這一開發的知識產權政策的制定吸引了許多重量級企業的參與,而由于它們能夠從這一參與中得到豐厚的回報,昂貴的開發成本得以完全由這些企業來承擔。現在,更多的公司得以在公平、合理、無歧視待遇的條件下,在前面公司走過的道路上繼續開拓,銷售自身的產品,成為成功的企業。
IT&T界內的大量討論反映出,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聯系對于移動通訊以外的技術發展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我們為IT&T所研究的解決方案并不總能適用于一切情況。依據公司的內外聯網以及標準化的進程,例如,從推進刃口技術到保證最基本的安全,我們必須實施各不相同的知識產權策略。西門子的知識產權與事務部處理幾乎所有與這方面相關的事情,并從中吸納合適的政策進入各部門的知識產權戰略。”
三、西門子IP展望
1、以創新為本
維爾納·馮·西門子曾說過:“我認為西門子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產品建立在自主發明上。”所以,西門子人也一直認為創新是西門子生命的源泉。
鮑安泰博士認為:“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西門子的創新和知識產權密不可分,西門子知識產權部和研發部聯系緊密。擁有50700項專利的西門子是世界上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之一。2007年,西門子的研究人員提交了7900項發明,新的專利申請達4900件。在西門子公司,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38項發明,提出23項新的專利申請。”
“為了客戶和股東的共同利益,西門子不斷推動創新,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可以給我們的發明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我們要積極有效地利用知識產權,使我們的血液流動起來,這樣才能促進經濟增長和優化生態的進程。”鮑安泰博士強調。
2、未來之窗
毋庸置疑,創新是西門子運營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創新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量,獲得高回報。當今,如果哪家企業沒有及時向市場投入新產品,那么他的損失將比以前更大。那么怎樣適時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使創新真正成為戰略性計劃?
鮑安泰博士為我們介紹了西門子的“未來之窗”項目。“未來之窗”是技術部門研究出來評估未來走向的一種可靠方法,借助一整套系統而可靠的測量工具,以面向未來的外推法和面向現在的回溯法為基礎,通過對未來的預測和對現在的全景描繪而定位技術的發展軌跡,尋找合理的目標和實踐路徑,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研發工作,使知識產權部能夠預見商業領域的開發趨勢和抓住新業務機會。同時,也可以認清能夠帶來經濟增長點的技術,使得把握技術突破、了解未來客戶需求、尋找新業務機會融為一體,為了使西門子成為各領域的領跑者,西門子技術部門的專家系統地處理所有的相關事宜。 四、西門子在中國
1、“最令我振奮的經歷就是,中國正逐漸轉向創新型國家。”
“我們在中國實施的知識產權戰略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狀況,在中國建立專利庫的腳步也正在加快。提請商標注冊和外觀設計專利比2006年增長了20%。我們知識產權戰略的一個核心就是打擊侵權行為,這也是為保護我們客戶的利益。
在中國工作期間,最令我振奮的經歷就是,中國正逐漸轉向創新型國家。中國政府早就意識到,要想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創新必不可少。我親身經歷了中國很多推動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動,例如:每年的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深圳高科技展覽會上獎勵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除了組織開展這些活動外,中國政府還為專利申請提供資金支持。”鮑安泰博士這樣告訴我們。
鮑安泰博士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關鍵。他引用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的話說:“專利保護是對人類勞動成果的尊重,無論是誰發明的專利,也無論是誰為專利所作出的努力,其成果都應得到保護。如果有人竊取成果,那他就侵犯了他人最基本的權利。”鮑安泰博士表示,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最具挑戰的工作就是,如何引導人們在道德與利潤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2、“無論在什么地方發現假冒產品,我們都會徹底追究。”
任何一個成功企業的產品都不可避免被模仿。鮑安泰博士談到:“在很多電氣和電子產品(如開關和斷路器)的整個設計生產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安全性,因為故障不僅帶來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
西門子的品牌就是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和安全性,客戶對西門子的品牌很有信心,而我們知識產權保護的任務就是保證客戶對西門子品牌的這種信心。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發現假冒產品,我們都會徹底追究。在‘打假’過程中,我們利用法律事務所以及通過我們的銷售渠道打擊假冒產品,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中國的品保委和工商局的支持,使我們每次打假工作都能順利進行。
對于一些侵權行為,我們有時會聯系侵權者并首先嘗試談判解決;但是,對于一些惡意的侵權行為,例如以抄襲為業者,談判顯然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尤其是對于那些直接危害生命安全的假冒產品,我們不可能與侵權人磋商,而是直接采取措施。”
3、“與CKI的關系是西門子和高校之間最高水平的合作。”
鮑安泰博士告訴我們:“公共研究與工廠的有效合作最重要,而這也要求雙方本著合作、密切溝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原則,與知識交流中心的關系是西門子與高校之間最高水平的合作。自2007年開始,西門子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拓展與歐洲以外其他地區頂尖大學之間的合作。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是西門子最先選擇在中國建立科研交流中心(CKI)關系的兩所重點大學。科技部部長萬鋼教授、聯邦德國教育與研究部部長沙凡博士出席了2008年4月在同濟大學的簽約儀式。作為CKI計劃的一部分,此項為期5年、每年教研經費達數百萬元的框架協議將重點涵蓋包括軌道交通、污水處理、節能減排、高清成像、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好幾個中止的研究項目已經在這個構架下重新啟動了。”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自動化與驅動集團總經理何維克先生代表西門子出席了活動,并高度贊揚了此次合作:“此次建立科研交流中心,是雙方加強系統合作的有效途徑。中國在西門子全球創新網絡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此次合作將為我們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在研究方面的優勢和人才資源創造新的機會,同時也為雙方的研發合作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一項雙贏的舉措。”
西門子公司從創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知識產權。西門子創始人、德國發明家維爾納·馮·西門子憑借他的發明奠定了西門子公司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是發電機工作原理和指針式電報機(當時最先進的通信設備)。盡管他所處的19世紀下半葉正是德國努力追趕世界領先的工業國家的時期,作為一位發明家,他的知識產權意識還是遠遠領先于時代。維爾納·馮·西門子與同時代的幾位政治家和主要工業家認定,自主發明將是德國飛躍的樞紐所在,而他本人也正是德國后來制定一部卓有成效的專利法的重要幕后推動者之一。
為深入了解西門子的知識產權戰略,本刊記者采訪了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和公司事務部總監鮑安泰博士。
一、西門子IP部門規劃
1、確保知識產權戰略及目標同業務部門的商務運營戰略協調一致
鮑安泰博士說:“西門子知識產權部的任務就是支持西門子各業務部門建立、保護、使用、開拓知識產權資產。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四點:始終把專利工作重點放在業務運營上;全面保護專利權,以更好地促進創新,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重視知識產權,為適應市場趨勢,保證專利集群具有較高的競爭力;關注知識產權,堅持打擊侵權行為。
為做到這四點,知識產權和事務部同各業務部門保持緊密聯系。事實上,西門子所實施的知識產權策略正是15個業務部門運營情況的反映,在這個框架下,制定的知識產權目標和戰略才能和業務部門的業務戰略相一致。
為深入了解各業務部門的技術,更好地開展專利工作,知識產權和事務部要與各業務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對技術的理解和認識不僅是對客戶發明的簡單理解,還包括觀察、了解競爭對手的技術以及工業技術發展趨勢。這樣,知識產權部門會把注意力放在應該投入的技術上,進而在研發合作中制定富有前瞻性的知識產權策略。
2、技術優勢與法律優勢相結合,形成矩陣式體系據鮑安泰博士介紹,為了對各個業務部門的知識產權資產做出全球性規劃,對應的各個知識產權部要協助業務部門建立專利庫。通過對來自全球各業務部門研發中心的發明進行全面分析,使大量專利申請相互補充彼此配合,西門子才達到目前令人羨慕的總業務量。西門子有近32500名研發人員分布在30多個國家的150個研發中心。
鮑安泰博士說:“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對于技術的深層次理解,不僅有利于專利審批過程和專利庫建立,而且對于保障專利權行使也有重要意義。知識產權部為業務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此發現和制止侵權行為。在知識產權保護范圍認定和專利無效的程序中,知識產權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區知識產權分支機構(比如中國區)的知識產權法律顧問依據當地的法律法規,支持和協助各業務集團的知識產權部門發揮其全球職能。這樣,在各集團知識產權部與各國家/地區的知識產權分支機構之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矩陣式體系和構架。
除訴訟案件外,中國區知識產權部主要任務還包括:與中國的研發團隊密切合作,挖掘發明創造,并通過申請專利轉化為知識產權。”
二、西門子IP戰略
“因為西門子的業務領域廣泛,產品從斷路器到磁共振儀器,解決方案從免疫診斷學和分子分析學到機場物流,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西門子沒有一個單一的知識產權戰略。”鮑安泰博士說。
1、為各業務部門度身定制知識產權戰略
鮑安泰博士解釋到:“因為每個業務部門都有其獨特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不同的競爭對手,所以就要為他們制定不同的知識產權目標,并幫助他們尋找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資源。在某些領域,我們傾向于享有獨占性,專有知識產權有助于分辨不同的創意、突出企業特色,促成市場的良性競爭;在某些領域,我們愿意堅持公平的原則,共享知識產權以促進合作,這有助于合作創新;在一些特定領域,我們會免費推廣和促進新技術,這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和轉化技術。
我們為業務部門提供適合其業務特點的知識產權戰略,這些知識產權戰略都與各業務部門的運營戰略相一致。當然,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知識產權戰略也應相互協調,畢竟西門子是一個整體,這樣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產權戰略,更好地進行平衡協作,創造更多價值。知識產權和事務部把各業務部門的知識產權融成一個整體,就是在競爭中的優勢。這種融合也使西門子知識產權和事務部所掌握的信息更加豐富。”
2、依據各地域不同情況實施相應的地區知識產權戰略
提到西門子知識產權戰略的地域性特點,鮑安泰博士介紹:“一般來講,跨國公司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要在世界所有的重要市場保護自身的發明。這意味著,對西門子這樣的公司來說,要把想法轉化為利潤,就要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有效地做好專利保護工作,這就要求西門子依據各業務部門特點實施相應的地區知識產權戰略。”
西門子總部知識產權和事務部的負責人WinfriedBüttner也解釋說:“所有活躍在國際上的大型公司都在日常工作中意識到,全球化不僅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全球競爭正推動更寬范圍的合作進程,架起了全球合作網絡,特別是在創新方面。在一些銷售量較好的地區市場,地區知識產權戰略本地化和具有前瞻性是建立長期專利保護的關鍵因素。”
3、分立而統一的知識產權戰略創造出獨特的多樣性
鮑安泰博士認為,既分立又統一的知識產權戰略賦予西門子知識產權部門豐富的多樣性,并使它成為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IP部門之一。他以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為例:“西門子內部的標準化始于一個世紀以前,當時主要是出于對西門子工作人員的安全工作條件考慮而制定安全標準。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動通訊的開發過程中,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聯系則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呈現出來:伴隨這一開發的知識產權政策的制定吸引了許多重量級企業的參與,而由于它們能夠從這一參與中得到豐厚的回報,昂貴的開發成本得以完全由這些企業來承擔。現在,更多的公司得以在公平、合理、無歧視待遇的條件下,在前面公司走過的道路上繼續開拓,銷售自身的產品,成為成功的企業。
IT&T界內的大量討論反映出,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聯系對于移動通訊以外的技術發展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我們為IT&T所研究的解決方案并不總能適用于一切情況。依據公司的內外聯網以及標準化的進程,例如,從推進刃口技術到保證最基本的安全,我們必須實施各不相同的知識產權策略。西門子的知識產權與事務部處理幾乎所有與這方面相關的事情,并從中吸納合適的政策進入各部門的知識產權戰略。”
三、西門子IP展望
1、以創新為本
維爾納·馮·西門子曾說過:“我認為西門子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產品建立在自主發明上。”所以,西門子人也一直認為創新是西門子生命的源泉。
鮑安泰博士認為:“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西門子的創新和知識產權密不可分,西門子知識產權部和研發部聯系緊密。擁有50700項專利的西門子是世界上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之一。2007年,西門子的研究人員提交了7900項發明,新的專利申請達4900件。在西門子公司,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38項發明,提出23項新的專利申請。”
“為了客戶和股東的共同利益,西門子不斷推動創新,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可以給我們的發明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我們要積極有效地利用知識產權,使我們的血液流動起來,這樣才能促進經濟增長和優化生態的進程。”鮑安泰博士強調。
2、未來之窗
毋庸置疑,創新是西門子運營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創新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量,獲得高回報。當今,如果哪家企業沒有及時向市場投入新產品,那么他的損失將比以前更大。那么怎樣適時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使創新真正成為戰略性計劃?
鮑安泰博士為我們介紹了西門子的“未來之窗”項目。“未來之窗”是技術部門研究出來評估未來走向的一種可靠方法,借助一整套系統而可靠的測量工具,以面向未來的外推法和面向現在的回溯法為基礎,通過對未來的預測和對現在的全景描繪而定位技術的發展軌跡,尋找合理的目標和實踐路徑,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研發工作,使知識產權部能夠預見商業領域的開發趨勢和抓住新業務機會。同時,也可以認清能夠帶來經濟增長點的技術,使得把握技術突破、了解未來客戶需求、尋找新業務機會融為一體,為了使西門子成為各領域的領跑者,西門子技術部門的專家系統地處理所有的相關事宜。 四、西門子在中國
1、“最令我振奮的經歷就是,中國正逐漸轉向創新型國家。”
“我們在中國實施的知識產權戰略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狀況,在中國建立專利庫的腳步也正在加快。提請商標注冊和外觀設計專利比2006年增長了20%。我們知識產權戰略的一個核心就是打擊侵權行為,這也是為保護我們客戶的利益。
在中國工作期間,最令我振奮的經歷就是,中國正逐漸轉向創新型國家。中國政府早就意識到,要想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創新必不可少。我親身經歷了中國很多推動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動,例如:每年的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深圳高科技展覽會上獎勵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除了組織開展這些活動外,中國政府還為專利申請提供資金支持。”鮑安泰博士這樣告訴我們。
鮑安泰博士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關鍵。他引用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的話說:“專利保護是對人類勞動成果的尊重,無論是誰發明的專利,也無論是誰為專利所作出的努力,其成果都應得到保護。如果有人竊取成果,那他就侵犯了他人最基本的權利。”鮑安泰博士表示,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最具挑戰的工作就是,如何引導人們在道德與利潤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2、“無論在什么地方發現假冒產品,我們都會徹底追究。”
任何一個成功企業的產品都不可避免被模仿。鮑安泰博士談到:“在很多電氣和電子產品(如開關和斷路器)的整個設計生產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安全性,因為故障不僅帶來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
西門子的品牌就是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和安全性,客戶對西門子的品牌很有信心,而我們知識產權保護的任務就是保證客戶對西門子品牌的這種信心。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發現假冒產品,我們都會徹底追究。在‘打假’過程中,我們利用法律事務所以及通過我們的銷售渠道打擊假冒產品,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中國的品保委和工商局的支持,使我們每次打假工作都能順利進行。
對于一些侵權行為,我們有時會聯系侵權者并首先嘗試談判解決;但是,對于一些惡意的侵權行為,例如以抄襲為業者,談判顯然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尤其是對于那些直接危害生命安全的假冒產品,我們不可能與侵權人磋商,而是直接采取措施。”
3、“與CKI的關系是西門子和高校之間最高水平的合作。”
鮑安泰博士告訴我們:“公共研究與工廠的有效合作最重要,而這也要求雙方本著合作、密切溝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原則,與知識交流中心的關系是西門子與高校之間最高水平的合作。自2007年開始,西門子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拓展與歐洲以外其他地區頂尖大學之間的合作。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是西門子最先選擇在中國建立科研交流中心(CKI)關系的兩所重點大學。科技部部長萬鋼教授、聯邦德國教育與研究部部長沙凡博士出席了2008年4月在同濟大學的簽約儀式。作為CKI計劃的一部分,此項為期5年、每年教研經費達數百萬元的框架協議將重點涵蓋包括軌道交通、污水處理、節能減排、高清成像、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好幾個中止的研究項目已經在這個構架下重新啟動了。”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自動化與驅動集團總經理何維克先生代表西門子出席了活動,并高度贊揚了此次合作:“此次建立科研交流中心,是雙方加強系統合作的有效途徑。中國在西門子全球創新網絡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此次合作將為我們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在研究方面的優勢和人才資源創造新的機會,同時也為雙方的研發合作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一項雙贏的舉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我國UPS電源市場需求綜述
下一篇:艾默生的總裁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