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七師一三○團打造“五大基地”推進農業產業化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一三○團著力培育壯大棉花、工業、畜牧、瓜果蔬菜、棉花種業“五大產業基地”,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面繁榮團場經濟,促進屯墾戍邊新型團場建設。
鞏固棉花基地。加快建設新技術、新成果引進試驗示范基地。堅持高產優質高效位主攻方向、走節水農業和設施農業之路,狠抓農業六大精準技術和十大主體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強技強管”,發揮產業協會作用,強化農業生產管理的全過程,促進農業產業優化升級,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到“十一五”末種植優質棉20萬畝,全團棉花平均單產350公斤,總產7000萬公斤籽棉。
擴展工業基地。依托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平臺,做精做強工業,大力發展紡織、塑業、節水器材、小型農業機械市場,延長昌恒棉紡產業鏈進軍服裝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項目開發與引進工作,打造“昌恒”牌棉花、“環洲”牌棉紗、“阜興”牌塑料制品等品牌,實現品牌效益。“十一五”末達到20萬錠,織機2000臺的產業規模,生產各類棉紗30000噸,生產棉布5000萬米。
發展畜牧基地。加強“良種繁育、飼草加工、新加戶推廣、疫病防治”四大體系建設,提高畜牧業含金量,重點發展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加大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家庭農場,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做大做強草業基地,實現畜牧業良性循環發展,“十一五”末牲畜存欄達6.5萬頭。
壯大果蔬基地。按照“點、線、面”結合的整體思路,重點發展瓜果、蔬菜產業,擴大規模;依托便捷的交通運輸優勢,加快建設瓜果基地位重點的綠色產業帶,走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路子。
培育棉花種業基地。積極建立棉花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管理的產業化體系,逐步發展棉花種子產業。大力實施棉花主栽品種擴繁工程,建立萬畝優良品種良繁基地,努力培育產量高、品質優、抗病強、適應性廣的優良棉花品種。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鞏固棉花基地。加快建設新技術、新成果引進試驗示范基地。堅持高產優質高效位主攻方向、走節水農業和設施農業之路,狠抓農業六大精準技術和十大主體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強技強管”,發揮產業協會作用,強化農業生產管理的全過程,促進農業產業優化升級,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到“十一五”末種植優質棉20萬畝,全團棉花平均單產350公斤,總產7000萬公斤籽棉。
擴展工業基地。依托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平臺,做精做強工業,大力發展紡織、塑業、節水器材、小型農業機械市場,延長昌恒棉紡產業鏈進軍服裝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項目開發與引進工作,打造“昌恒”牌棉花、“環洲”牌棉紗、“阜興”牌塑料制品等品牌,實現品牌效益。“十一五”末達到20萬錠,織機2000臺的產業規模,生產各類棉紗30000噸,生產棉布5000萬米。
發展畜牧基地。加強“良種繁育、飼草加工、新加戶推廣、疫病防治”四大體系建設,提高畜牧業含金量,重點發展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加大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家庭農場,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做大做強草業基地,實現畜牧業良性循環發展,“十一五”末牲畜存欄達6.5萬頭。
壯大果蔬基地。按照“點、線、面”結合的整體思路,重點發展瓜果、蔬菜產業,擴大規模;依托便捷的交通運輸優勢,加快建設瓜果基地位重點的綠色產業帶,走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路子。
培育棉花種業基地。積極建立棉花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管理的產業化體系,逐步發展棉花種子產業。大力實施棉花主栽品種擴繁工程,建立萬畝優良品種良繁基地,努力培育產量高、品質優、抗病強、適應性廣的優良棉花品種。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北京奧運會場館建筑節能措施縱覽
下一篇:GCI中標江西金溪縣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