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機器人技術峰會:為高新技術交流合作搭上快車道
緊鄰松山湖機器人成果展區設置了480平方米的機器人培訓區舉行了3C機器人技術峰會,由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國際研究團隊、市機器人協會和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主要探討工業機器人在3C產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等最新技術,主題報告和培訓達11場次,到場人次達千人以上。
東莞手機和平板制造等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工業機器人在3C行業的應用是東莞“機器換人”的主要方向之一,而本次邀請的正是在這個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到場現身說法,為3C制造業的企業提供“機器換人”的最優方案。
12月4日,由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主辦的3C機器人技術峰會邀請了安川公司總工程師曾孔庚主講機器人最前沿的技術。
據會議主持人羅百輝介紹,曾孔庚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多年從事機器人控制及應用技術研究工作,在機器人智能化應用、仿真和離線編程、特殊工藝檢測及機器人軌跡補償、機器人系統集成等技術研究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是全國工業機器人標準化委員會、全國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焊接學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委會、北京智能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等專業組織的委員。
在培訓會議上,曾孔庚教授講解了機器人發展歷程、當前發展狀況、2015年展望,他表示,工業機器人從70年代初的第一臺誕生開始,至今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至今,全世界每年都有近十萬臺新機器人投入運行。現在使用最廣的工業機器人,是6自由度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世界上的不同機器人廠家都各自有自己的設計標準和結構特點,但主要的機械結構和控制功能都大同小異,并趨于技術的穩定成熟。主流的新機型,其主要性能的改進,體現在機構的進一步緊湊,速度和范圍等指標也有所提高,通信功能更加強大,應用工藝能力更加豐富和便利,控制的軸數也越來越多。
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的MOTOMAN機器人,升級換代周期大致為5年左右。最新一代MOTOMAN機器人能進行雙機加外部軸的協調控制、三機以至四機的協調聯動控制。當前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新型機器人的推出以及機器人應用技術的豐富和發展在國內來說,還有機器人實際應用工作單元的設計技術標準化和技術成熟度。
比如現已有越來越多的巨頭將其海外使用的各種3C零部件轉移至中國生產,就是因為我國的焊接機器人工作站設計水平不斷提高。新型機器人應用量高速增長的主要有潔凈機器人以及雙臂機器人等;應用技術的重點則主要有具有更加自適應性和復雜工藝能力的各種機器人控制技術、視覺圖象處理機器人動作規劃和軌跡補償技術、遠程監控和具有工藝水平。
工業機器人在3C領域應用成功典型代表之一的東莞市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元輝表示,該企業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制造業生產線上的主力。
“發展機器人不光是幫助制造業進行轉型升級,機器人本身就是一種高端產業,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能取得規模化品牌化效果,整個東莞選對了方向。”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認為,目前,不只是東莞,整個珠三角3C產業對自動化的需求都很大。松山湖的企業已經前瞻性地進行了布局。不久前,李群自動化公司“適用于3C行業的高性能工業機器人項目”獲得了本屆東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松山湖分賽區的一等獎,并且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已經應用于3C行業快速分揀、抓取、裝配等各個環節。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