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跑步前進 打進美國報業市場
《紐約時報》可能要用中國新聞紙印刷了。英國《金融時報》10月31日報道稱,紐約時報公司、甘尼特集團等幾家美國大型報業公司準備大量進口中國新聞紙,目前都已開始試用。報道轉引了《紙業周刊》副主編克里斯·庫克對進口中國新聞紙的評價:“盡管現在還有點像涓涓細流,但明年的數量會很龐大。”
一直以來,美國報業的新聞紙均來自北美、日本和歐洲的造紙強勢企業,相比之下,中國造紙企業規模些建設分散、技術裝備水平低,僅能生產的一些紙種主要是低檔產品,很少受到西方發達國家報業的青睞。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西方各國的造紙業進行了強勁的聯合兼并浪潮,誕生了斯道拉·恩索公司、國際紙業公司等躋身于世界企業500強的造紙企業。這些企業相繼確立了各自的市場壟斷地位,導致技術更新速度的放慢、生產效率的降低。以日本造紙業為例,雖然產品質量較高,但生產效率卻非常低下。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造紙業異軍突起,5年前,中國紙及紙板產量首次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位,中國成為世界紙業大國。專家表示,近年來,中國造紙業發展速度,用“跑步前進”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尤其在2002年、2003年,中國造紙行業更是呈現出產銷兩旺的火暴局面。中國造紙業發展迅速,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例證,那就是最近一個著名排行榜列出的中國首富張茵就是來自于造紙業。
此次美國報業用中國新聞紙,正是中國造紙企業優勢的具體表現。《金融時報》認為,美國報紙正承受著各種壓力,包括互聯網對讀者和廣告商的爭奪,新聞紙是報業公司比重最大、上升最快的成本之一,報業公司必須做出這種戰略抉擇。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一直以來,美國報業的新聞紙均來自北美、日本和歐洲的造紙強勢企業,相比之下,中國造紙企業規模些建設分散、技術裝備水平低,僅能生產的一些紙種主要是低檔產品,很少受到西方發達國家報業的青睞。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西方各國的造紙業進行了強勁的聯合兼并浪潮,誕生了斯道拉·恩索公司、國際紙業公司等躋身于世界企業500強的造紙企業。這些企業相繼確立了各自的市場壟斷地位,導致技術更新速度的放慢、生產效率的降低。以日本造紙業為例,雖然產品質量較高,但生產效率卻非常低下。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造紙業異軍突起,5年前,中國紙及紙板產量首次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位,中國成為世界紙業大國。專家表示,近年來,中國造紙業發展速度,用“跑步前進”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尤其在2002年、2003年,中國造紙行業更是呈現出產銷兩旺的火暴局面。中國造紙業發展迅速,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例證,那就是最近一個著名排行榜列出的中國首富張茵就是來自于造紙業。
此次美國報業用中國新聞紙,正是中國造紙企業優勢的具體表現。《金融時報》認為,美國報紙正承受著各種壓力,包括互聯網對讀者和廣告商的爭奪,新聞紙是報業公司比重最大、上升最快的成本之一,報業公司必須做出這種戰略抉擇。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天津濱海新區建新型生態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