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工業的發展 需要和上下游產業保持同步
近年來,我國機械裝備行業迅猛發展的態勢令液壓工業獲益匪淺。“按有關部門的統計,2007年液壓工業產值達到200多億元。”業內著名專家王長江說,“如果加上未統計在內的一批民營廠商,總產值應超過250億元,同比增長28%。”
國際經驗告訴我們,一種技術、一個產品和一個領域能夠得以發展,最重要的是因為有市場。“液壓元件的市場在中國。因此,中國液壓技術發展的前景也一定是樂觀的。”王長江對此信心十足。
但針對液壓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尚無法滿足主機發展的需要,王長江又不無擔憂。他多次提到了“眾志成城”一詞,其急迫之情溢于言表。“我國液壓工業的落后局面,迫切需要行業上下眾志成城,需要生產企業、用戶和上下游產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理念落后液壓工業缺少市場支持
王長江為記者列舉了幾個數字:2007年我國工程機械基礎件進口額超過了18億美元,占工程機械進口總量的37%。
“如果液壓工業只增長28%,它該如何滿足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誰來向工程機械提供液壓元件?不斷拖延的交貨期又如何讓主機廠在市場上參與競爭?”王長江連連發問。
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我國液壓工業的落后表現在生產手段上;90年代,行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體制與管理水平落后。“到了21世紀,行業則是理念落后、市場反應能力落后。”王長江表示。
我國的液壓工業企業向來比較注重產品的研發,但不注意將其轉變為商品;比較注重營業額的增加,但不注意產品的流向;單純注重液壓的發展,但不注意電液的結合;只注重以出廠為基點的產品質量控制,但不注意以使用為基點的質量管理;比較注重務實,簡單地將自己定位在“廉價”水平上,卻忽略了長遠的戰略規劃,雖有把自己的企業打造成優秀供應商的想法,但缺少與之相配的措施。
王長江說,縱觀中國的液壓工業,現在幾乎沒有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的廠家。德國力士樂2007年液壓部分營業額已達到40億歐元,即400億元人民幣,而我們總共才有250億元。“如果你是一個營業額只有5億元的廠家,哪個主機廠會把你當成一個真正的供應商?企業規模太小不利于市場競爭。”
這種理念上的落后致使我國基礎件行業缺少支持。王長江分析說,首先,缺少作為紅娘角色的各工業協會的支持;其次,主機廠只有在受到知名供應商交貨期制約時才想到國內工業;再次,液壓系統沒能同材料、鑄件、電磁鐵、密封件、標準件等上游企業同步發展。
同步發展呼喚同質同酬
據了解,目前工業系統的驅動和控制正在向分散式(DDC)發展。整個機器的控制將由主機廠來完成,而液壓元件廠只提供控制部分的元件。按照這樣一種發展趨勢,主機產品將不再完全依賴某些大公司成套的元件技術,即系統中的元件如泵、馬達、閥、缸等無需一家企業來承擔全部供應。
“這既給產品相對單一的中小液壓件廠家提供了發展機會,也給主機廠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余地。”王長江說。
在把握技術發展趨勢的同時,液壓工業的發展更需要和上下游產業保持同步。“目前我國液壓工業出現了這樣一種浪潮:很多主機廠都對國內的基礎件企業采用了‘領養’即并購的模式。”王長江分析說,一個液壓元件廠如果被主機廠‘領養’,它將不太可能實現大批量的生產,建議不要只采用這一種模式。
其次,液壓行業的發展還需要主機廠具備老大哥的責任感,給液壓元件廠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應從最初的試用、小批量采購到大批量訂購的全過程都予以支持,而不是簡單地將元件的結構設計與國際名牌產品相比較。“特別是應該做到對國內企業同質同酬。”王長江強調說,“為什么中國的產品就一定要便宜?如果我們的質量、性能與國外產品一樣,那么我們的主機廠就應該拿出氣度來給予國產元件同等待遇。”
國際經驗告訴我們,一種技術、一個產品和一個領域能夠得以發展,最重要的是因為有市場。“液壓元件的市場在中國。因此,中國液壓技術發展的前景也一定是樂觀的。”王長江對此信心十足。
但針對液壓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尚無法滿足主機發展的需要,王長江又不無擔憂。他多次提到了“眾志成城”一詞,其急迫之情溢于言表。“我國液壓工業的落后局面,迫切需要行業上下眾志成城,需要生產企業、用戶和上下游產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理念落后液壓工業缺少市場支持
王長江為記者列舉了幾個數字:2007年我國工程機械基礎件進口額超過了18億美元,占工程機械進口總量的37%。
“如果液壓工業只增長28%,它該如何滿足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誰來向工程機械提供液壓元件?不斷拖延的交貨期又如何讓主機廠在市場上參與競爭?”王長江連連發問。
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我國液壓工業的落后表現在生產手段上;90年代,行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體制與管理水平落后。“到了21世紀,行業則是理念落后、市場反應能力落后。”王長江表示。
我國的液壓工業企業向來比較注重產品的研發,但不注意將其轉變為商品;比較注重營業額的增加,但不注意產品的流向;單純注重液壓的發展,但不注意電液的結合;只注重以出廠為基點的產品質量控制,但不注意以使用為基點的質量管理;比較注重務實,簡單地將自己定位在“廉價”水平上,卻忽略了長遠的戰略規劃,雖有把自己的企業打造成優秀供應商的想法,但缺少與之相配的措施。
王長江說,縱觀中國的液壓工業,現在幾乎沒有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的廠家。德國力士樂2007年液壓部分營業額已達到40億歐元,即400億元人民幣,而我們總共才有250億元。“如果你是一個營業額只有5億元的廠家,哪個主機廠會把你當成一個真正的供應商?企業規模太小不利于市場競爭。”
這種理念上的落后致使我國基礎件行業缺少支持。王長江分析說,首先,缺少作為紅娘角色的各工業協會的支持;其次,主機廠只有在受到知名供應商交貨期制約時才想到國內工業;再次,液壓系統沒能同材料、鑄件、電磁鐵、密封件、標準件等上游企業同步發展。
同步發展呼喚同質同酬
據了解,目前工業系統的驅動和控制正在向分散式(DDC)發展。整個機器的控制將由主機廠來完成,而液壓元件廠只提供控制部分的元件。按照這樣一種發展趨勢,主機產品將不再完全依賴某些大公司成套的元件技術,即系統中的元件如泵、馬達、閥、缸等無需一家企業來承擔全部供應。
“這既給產品相對單一的中小液壓件廠家提供了發展機會,也給主機廠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余地。”王長江說。
在把握技術發展趨勢的同時,液壓工業的發展更需要和上下游產業保持同步。“目前我國液壓工業出現了這樣一種浪潮:很多主機廠都對國內的基礎件企業采用了‘領養’即并購的模式。”王長江分析說,一個液壓元件廠如果被主機廠‘領養’,它將不太可能實現大批量的生產,建議不要只采用這一種模式。
其次,液壓行業的發展還需要主機廠具備老大哥的責任感,給液壓元件廠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應從最初的試用、小批量采購到大批量訂購的全過程都予以支持,而不是簡單地將元件的結構設計與國際名牌產品相比較。“特別是應該做到對國內企業同質同酬。”王長江強調說,“為什么中國的產品就一定要便宜?如果我們的質量、性能與國外產品一樣,那么我們的主機廠就應該拿出氣度來給予國產元件同等待遇。”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太平洋機電數字化紡機引關注
下一篇:我國鋼鐵工業七大產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