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整改出狠招,過半水泥企業被亮“紅牌”
近日出臺的《蘇州市水泥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明確,淘汰現有規模小、耗能高的生產企業,保留的企業加快升級改造,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水泥行業結構調整重點是壓縮產能,淘汰落后企業,關閉太湖一級保護區、城鎮建成區內的所有企業。年產60萬噸(特種水泥除外)及以上企業可以保留,五個縣市保留的均不超過2家,吳中區、相城區、園區、高新區保留的不超過l家。也就是說,蘇州市不超過14家水泥生產企業可以保留下來。對列入關閉淘汰的水泥生產企業不再進行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對列入關閉的企業不再換發《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
目前,蘇州市共有水泥生產企業35家,其中水泥廠5家,粉磨站30家,普遍規模很小,年產100萬噸以上的僅有4家,年產小于20萬噸的有15家,同時裝備落后,更重要的是水泥生產企業布局分散且不合理,有些位于太湖一級保護區內,有些位于城鎮建成區。
今年,蘇州市將關閉淘汰年產60萬噸以下且工藝裝備落后的水泥生產企業,需要關閉的水泥生產企業至少有21家。這也意味著蘇州至少有6成水泥生產企業已被亮“紅牌”。
目前,蘇州市共有水泥生產企業35家,其中水泥廠5家,粉磨站30家,普遍規模很小,年產100萬噸以上的僅有4家,年產小于20萬噸的有15家,同時裝備落后,更重要的是水泥生產企業布局分散且不合理,有些位于太湖一級保護區內,有些位于城鎮建成區。
今年,蘇州市將關閉淘汰年產60萬噸以下且工藝裝備落后的水泥生產企業,需要關閉的水泥生產企業至少有21家。這也意味著蘇州至少有6成水泥生產企業已被亮“紅牌”。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變頻引領節能減排
下一篇:我國機床潤滑裝置落后急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