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高壓化之爭:2000V高壓儲能VS高壓級聯技術,誰是“終途”?
會議倒計時26天
2024高工儲能產業峰會
——求索應變 破繭向新
總冠名:天合儲能
專場冠名:中天儲能、精控能源、鈞能GSCOOL
峰會時間:2024年6月27-28日
峰會地點:浙江杭州
同期會議:2024高工長時儲能技術與應用論壇
與1000V、1500V、2000V低壓儲能技術相比,高壓級聯儲能技術尤其在大型儲能電站中,兼具高安全、高經濟性和高效率特點,在大儲領域前景廣闊,一旦被市場廣泛認可,份額可超過50%,市場規模達數千億級別。
儲能降本“劍指”高壓化
電芯環節已然“卷不動”,而出于降本增效的需要,儲能產業開始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系統層級的高壓化。
儲能系統根據電力傳輸技術路線分為低壓升壓技術(包括集中式、組串式、智能組串式、集散式、分布式能源塊等)和高壓級聯技術兩種。基于以上分類,儲能系統高壓化發展趨勢也可以分為兩條路線。
一是低壓儲能系統的高壓化趨勢,通過提升電壓降低損耗,提升整個系統的效率。在低壓儲能方案中,直流側母線電壓由最初的600V發展到1000V,并在前兩年從1000V上升到1500V,目前1500V高壓儲能系統已成為2023年市場中的主流方案。不僅如此,低壓儲能方案還在向2000V以上電壓等級邁進。
二是高壓級聯技術加速滲透。儲能電站正在從百MWh邁向GWh時代,在大電站中高壓級聯技術大功率大容量的優勢尤為凸顯,滲透率有望加快提升,行業規模擴張十倍以上。
目前,高壓級聯儲能在實際應用中也在逐漸得到業主的認可。據高工儲能此前不完全統計,高壓級聯儲能招標項目已超過1.76GWh。
具體而言,高壓級聯儲能系統無需經過變壓器,可直接接入6KV、10KV、35KV以上電壓等級電網,尤其在大型儲能電站方面具有綜合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投資收益高等顯著優勢。
盡管基于現有單體電芯容量的限制,高壓級聯儲能系統單機功率只可達到30MW,但仍是低壓儲能系統的十倍以上。低壓式儲能系統效率一般為80~85%,高壓級聯儲能則是電化學儲能電站中唯一能夠做到90%長時循環效率的儲能方式。據公開報道,高壓級聯儲能項目中系統效率最高已達到92.43%,刷新了電化學儲能電站效率的新高度。
那么,兩條看似平行的儲能系統高壓化路徑,誰才是終極方案呢?
儲能系統高壓化的終途
而且,2000V儲能系統尚處于示范階段,據主流儲能企業介紹,2000V儲能在技術層面并不具備太大難點,其規模化應用主要面臨的是標準、供應鏈方面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即使2000V電壓等級得到大規模應用,低壓式儲能系統面臨的共性問題也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與低壓儲能系統相較,6kV-35kV高壓直掛級聯儲能系統,具有單臺大容量、單簇控制、無升壓變壓器、高效率、高質量輸出波形、自動旁路等優勢。
高壓級聯式儲能與低壓式儲能技術對比
在1000V、1500V低壓儲能系統中,目前主流的PCS最大功率為2.5MW,而新風光高壓級聯儲能系統電壓等級分別為6KV、10KV、35KV,PCS最大功率為30MW,效率≥98.5%。對比低壓儲能,高壓級聯儲能系統中,電池單簇運行,無簇間環流,系統綜合效率提升3%~10%,且單套容量大,響應速度快,功率大、成本低、占地少、無變壓器運維,更適合構網型系統。
據測算,相較于低壓儲能電站,一個100MW/200MWh的高壓級聯儲能電站,效率可提升5%,如果按上網電價3角、電站全生命周期25年估算,全生命周期可提高收益2000萬-3000萬元。
在構網時,高壓級聯儲能同樣比低壓儲能更具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高壓級聯單套功率大,一般是低壓儲能的十倍以上,在大規模系統中并聯臺數少,協調控制相對簡單。2.高壓級聯輸出濾波為電抗器,低壓儲能一般需要LC或LCL濾波,高壓級聯控制相對容易,不易產生諧振。3.高壓級聯沒有變壓器,PCS輸出即電網,在做構網時無需低壓儲能的變壓器,不存在變壓器高壓側和低壓側(PCS交流輸出)構網性能存在差異的問題。
不過,一般來說,高壓級聯只有在5MW以上的大型儲能電站中才具有經濟性,具有綜合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投資收益高等優勢。據了解,目前20MW/40Wh-60MW/120MWh為高壓級聯式儲能的價格最優區間,這時高壓級聯會比傳統集中式低壓儲能更有單價優勢。而隨著300Ah+大電芯容量的應用,高壓級聯儲能價格最優區間范圍也會相應擴大,上限有望提升至100MW。
對于儲能系統來說,高壓級聯儲能技術完美契合“高壓化”、“構網型”、“大容量”這三大降本增效的熱門方向,并兼具高安全性和高經濟性。
對此,新風光儲能產品總監石廣保表示,“無論是業主單位,還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設計院,不可能對高壓級聯技術同時具有的高安全、高經濟、高效率特性視而不見。所以高壓級聯儲能在大儲領域的市場滲透率一旦被市場廣泛認可,必然如破土的巨龍竹,迅速增長,超50%是大概率事件,市場規模可達數千億級別。”
目前來看,兩線并行仍將是短期內儲能系統高壓化的必然趨勢。而如果采用長期視角來看,隨著高壓級聯儲能滲透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構網儲能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高壓級聯儲能必然將成為價值導向下儲能領域的新選擇。
“從1到10”加快,高壓級聯儲能技術升級
新風光高壓級聯儲能技術與高壓級聯SVG技術同源,新風光SVG在光伏等細分行業十年來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隊,2023年營收超9.73億元,已是業內名副其實的單項冠軍。
新風光深耕電力電子行業30多年,在高壓級聯技術應用方面,擁有全球28000+臺套高壓級聯電力電子產品的工程應用業績、50+年的品牌及技術沉淀,是電化學儲能行業大功率大容量高壓級聯技術的領跑者,在安全、效率、成本等層面具有領先一步的優勢。
率先切入高壓級聯儲能賽道,新風光目前已具備了6kV、10kV和35kV全電壓系列的可交付能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能力,且已有大量已落地的應用案例。其中,6KV系列產品主要應用在煤礦等場景,10KV系列產品主要應用在工商業領域,35KV系列產品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場站等。
目前,高壓級聯儲能產業化“從1到10”進程正在加快,已從示范項目階段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逐漸得到了業主的認可。
東北某煤礦中,為全面建設安全、綠色、智能、高效礦山,提高供電可靠性,選擇了新風光生產的6KV高壓應急儲能系統。該儲能系統為固定式煤礦應急電源,經開關柜接入系統母線。
在浙江某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中,新風光為項目提供的35KV高壓級聯直掛式一次調頻儲能電站容量28.4MW/9.66MWh ,具備一次調頻功能和無功補償功能。具備系統規模大、響應速度快、能量精確控制、雙向調節能力強、運行效率高、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在2023年初,新風光中標的高壓級聯大功率大容量儲能應急電源,是國內目前行業內應用的最大容量的設備,再次引領行業發展。
此外,基于電芯容量的升級,高壓級聯儲能也在繼續向大容量方向迭代。
2024年4月初,新風光在北京發布了新一代大容量高壓級聯技術。其中,單臺高壓級聯式儲能系統容量為30MW/60MWh,系統電氣結構與高壓SVG技術同源,由A、B、C三相組成。每相包含64個H橋功率單元,配套64個電池簇。每簇有312個314Ah電芯串聯而成。三相總共192個H橋功率單元+192簇電池簇,共存儲 60.19MWh電量。
新風光新一代大容量高壓級聯儲能產品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在業內率先將300Ah+大電芯應用在高壓級聯儲能系統中,且采用集裝箱、PCS全液冷方案,系統容量、效率進一步提升,助推儲能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