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消納能力提高 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強勢增長
中國儲能網訊:4月30日,全球最大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山東并網發電,這是國內新型儲能技術應用的一個里程碑,將提高國內新能源的消納能力。這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是如何運轉的?
示范項目于2023年2月開工建設,并網發電后將進入試運行階段。在用電低谷時,將常溫常壓空氣壓縮、存儲,在用電高峰時發電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
示范項目一大特點就是利用當地的鹽穴資源,將壓縮的空氣儲存在附近地下的鹽穴當中,隨時可以調用。
項目發電時,壓縮空氣就從鹽穴通過輸氣管道進入到了透平膨脹機等核心發電設備。
地下鹽穴變身儲氣資源 人工硐室拓展新空間
山東肥城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利用當地的鹽穴資源儲氣。據統計,我國地下鹽礦儲量超萬億噸,鹽穴資源豐富,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還有哪些新技術將用于壓縮空氣儲能?
鹽穴是地下鹽層中的洞穴,通過注水控制巖鹽溶解而形成。根據技術條件,容積可達幾十萬立方米,根據不同深度,可以在高達20兆帕的壓力儲存大量氣體。我國鹽穴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安徽、湖北、陜西等地。
除了鹽穴以外,為了拓展地下儲氣資源,在甘肅酒泉、寧夏中寧、河南信陽等地,以人工硐室為儲氣庫的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正在建設當中,項目最大特點就是采用人工挖掘建設儲氣庫。
專家表示,國內閑置鹽穴資源的利用和人工硐室技術的推廣將加速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的落地。
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強勢增長 將帶動千億級產業鏈
國內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呈現出強勢的增長勢頭,它在全球的發展情況如何,將帶動哪些上下游產業?
在湖北應城,一座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總投資達到了19.5億元,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與火電、動力設備、地下工程等行業接近,核心設備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在全球快速發展,液態空氣儲能、恒壓壓縮空氣儲能、等溫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都有示范應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均建成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澳大利亞、瑞士、西班牙、智利等國也在開展產業化推廣。
專家表示,壓縮空氣儲能目前還處于產業化初期,產業鏈長、覆蓋廣,未來預計將帶動上下游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級。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