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為分布式光伏發展護航
中國儲能網訊:今年以來,關于光伏行業的政策利好暖風頻吹。
7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李婷在光伏行業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將加快修訂和完善新一版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加強對回收產業的布局和知識產權的規范的要求,加快產業創新升級,擴大光伏發電的消納應用,加快能源電子產業的協同發展,加快推動太陽能光伏和更多領域的融合應用,拓寬國際交流通道,助力中國光伏產業高質量地走出去。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些政策舉措無疑將為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分布式光伏作為緩解電力供需緊張的有效措施之一,也將借著這股東風迎來新發展機遇。
火起來的分布式
分布式光伏是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在我國實踐中,通常包括戶用光伏、工商業分布式光伏。
近年來,我國戶用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實現了大規模跨越式發展。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首次超過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新增2928萬千瓦,約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5%。2022年分布式發展成為風電光伏發展主要方式,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111萬千瓦,占當年光伏新增裝機58%以上。2023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量已占全年光伏總裝機量的42%,占全部電源裝機量的9%。
另據國家能源局7月25日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行業新增裝機102.48吉瓦,同比增長30.7%。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49.60吉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2.88吉瓦,分布式裝機占比超過半數。
“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 光伏產業資深投資人、胡楊科技創始人盧洋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地域特點是集中在中東部電力需求大省,山東、河南、浙江、江蘇、河北五省裝機量占全國裝機總量的61%,且分布式光伏裝機在各省光伏裝機總量中的占比已達10%—20%,有效彌補了這些地區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消納成待補短板
不過,分布式光伏的爆發性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問題。
能源基金會清潔電力項目主任張永平認為,配電網容量不足導致部分地區出現分布式光伏無法接入、農村用電需求不足使得戶用光伏發電無法充分就地消納、各地分時電價的調整影響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收益,以及缺乏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納的市場機制等都事關分布式光伏未來能否大規模、可持續發展,也直接影響電力行業發展乃至全社會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
消納問題成為制約分布式發展的主要矛盾。
2023年6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印發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山東、黑龍江、河南、浙江、廣東、福建等6個試點省份選取5—10個試點縣(市)開展試點工作。目前浙江、福建、廣東、河南、山東等5個省份已經發布分布式光伏接網承載力情況評估情況。在已發布的光伏剩余可開放容量中,共有20個地區可新增開放容量為零。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無論是試點省份公布的結果,還是其他一些地區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或發展相關通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沒有消納空間的地區不能再新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了。這肯定會對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產生一定抑制。
在張永平看來,電力供需的時空不平衡以及缺乏分布式電力的交易機制也制約了分布式光伏的消納。
“時間上,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出力時段為午間,而電力負荷的最大需求通常在晚間,導致光伏電力難以即時就地消納。空間上,農村地區屋頂光伏資源豐富,但用電需求有限。根據測算,一般農戶的年均用電量在1000—2000千瓦時,而一家典型農戶的10千瓦屋頂光伏的年發電量在1萬千瓦時以上,遠超農戶自身電力需求,多余的電量通常只能上網。這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即分布式光伏發展與配電網發展不匹配。傳統配電網的設計與運行是基于‘單向供電’原則,電力供應源自上一級的輸電網,配電網內沒有電源。而分布式光伏則需直接接入配電網,形成電力的雙向流動,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對配電網的設計與運行要求。”張永平說。
“除了電網負荷能力需要解決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一些地區自身的消納能力不夠,這就需要通過電力市場來調動更多的用電需求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彭澎說。
多地出臺利好政策
“今年‘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所以行業發展應該會更火。”盧洋告訴記者,在能源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持續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其中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就是重點工作之一。
除了國家層面的支持外,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下半年開始,多個省份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分布式發展,并對新建分布式光伏項目提出新的要求。
2023年8月,安徽省能源局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分布式光伏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提出,新增分布式光伏應具備可觀可測可控可調功能,已有分布式光伏逐步改造具備相應功能。未經允許,分布式光伏系統制造商、集成商、安裝單位均不得保留遠方控制接口及相應能力。
同年12月,江西省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從2024年起,全部屋頂(含存量)要加裝控制裝置。2024年1月1日(含)后并網的新增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具備“可觀、可測、可控、可調”功能,存量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加裝調控設備逐步具備調控能力,加快建設堅強可靠的智能電網。新能源開發主體要遵循按照市場化原則,充分考慮電力消納預警信號提示的利用率風險,自主決策是否開展項目申報并承擔相關風險,主動承擔調峰義務,自愿接
受電網調度,承諾承擔因無法及時接網以及發電運行利用率下降影響項目收益的風險。
廣東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科學合理布局調峰、熱電聯產和分布式氣電項目”。貴州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在鄉村合理布局建設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項目”列為今年重點抓好的工作之一。
7月16日,江蘇省、陜西省分別下發推動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從接網、消納、項目管理以及并網等方面提出最新要求,兩省均要求新建或存量分布式光伏項目參與電網調峰,不具備該功能的則進行技術改造。
為什么各地會密集發布支持分布式發展的政策?彭澎告訴記者,引導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發展,大幅降低用電成本,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引進新興產業的重要措施,這也與“能耗雙控”不無關系。
“分布式光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有的放矢的政策引導,需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典型場景開展試點示范,探索、創新并驗證短中長期的破解之道,以形成基于事實和證據的政策建議、技術方案和商業模式。”彭澎說。
“未來,分布式光伏將與集中式能源相互補充,實現能源的多元化供應和優化配置。同時,隨著儲能、氫能等新型能源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分布式的穩定性和經濟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新能源市場的長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