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掀起新一波反壟斷浪潮
首先是今年4月,英偉達斥資7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一家專門從事GPU管理軟件的初創公司Run:ai。雖然有關Run:ai收購案的具體問題尚未披露,但美國以及國際監管機構近來一直在密切審查大型科技收購案,涉及到反競爭商業行為和市場壟斷等問題。人工智能領域的收購尤其引人關注。
美國司法部發起的第二項調查是為了回應競爭對手的投訴。美國司法部將審查英偉達是否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向云廠商施壓,迫使他們購買其產品。美國司法部還將調查有關“英偉達向選擇購買AMD和英特爾等競爭對手公司AI芯片的客戶收取過高網絡設備費用”的指控。
英偉達在給外媒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競爭的基礎是數十年的投資和創新,嚴格遵守所有法律,確保客戶可以選擇任何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我們將繼續支持各個行業和市場上有抱負的創新者,并樂意提供監管機構需要的任何信息。
禍不單行,而就在此前英偉達被曝面臨法國反壟斷指控。有知情人士透露,該指控源自法國監管機構去年9月對GPU(圖形處理芯片)行業的一次突擊檢查,而這次檢查針對的目標便是英偉達。
根據法國反壟斷法的規定,違反反壟斷法的公司可能面臨高達其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但他們也可以做出讓步以避免處罰。以英偉達2024財年609億美元的營收來計算,罰款金額最高可達6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2.63億元)。
而根據法國監管機構發布的一份關于生成式AI行業競爭狀況的報告顯示,芯片供應商存在濫用市場主導地位的風險。這份報告提到了業內對英偉達CUDA芯片編程軟件的依賴,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這是與英偉達GPU(圖形處理芯片)完全兼容的唯一系統。另外,英偉達近期還對專注于AI的云服務提供商CoreWeave進行了投資,加劇了監管機構的不安。
除了英偉達外,谷歌也在最近被認定壟斷。自2019年科技反壟斷監管浪潮席卷硅谷以來,谷歌、蘋果、Meta、亞馬遜等公司相繼面臨多起訴訟。而此次針對谷歌的判決,既是全球科技巨頭在反壟斷監管壓力下所面臨挑戰的縮影,也被外界普遍視為美國科技反壟斷行動的重要里程碑。
不難看出,科技圈特別是半導體圈面臨著很大的反壟斷壓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