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光儲能系統革新配電模式,解鎖臺區供電高可靠新境界
臺區背景
配電臺區是電力系統專業名詞,是指臺變(在裝、運行的某臺變壓器)的供電區域范圍,按照負荷類型不同可分為城市居民臺區、商業臺區、工業臺區和農業臺區四類。
配電臺區作為面向電力用戶供電的“核心單元”,也是低壓電能管控的“中樞”,配電臺區的運營狀況就直接決定電力用戶能否“用上電、用好電”。
傳統配電臺區解決方案
傳統的配電臺區供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供電可靠性低
設備老化:部分臺區的變壓器、配電柜、線路等設備使用年限較長,老化現象嚴重,容易出現故障,導致停電事故頻繁發生。
故障修復時間長:由于配電網絡結構相對復雜,故障定位困難,加上維修人員和物資調配等因素,一旦發生故障,修復時間往往較長,影響用戶正常用電。
電能質量差
電壓偏差:隨著用電負荷的不斷增長和分布不均,一些臺區存在電壓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例如,在用電高峰時段,遠離電源點的用戶端電壓可能過低,影響電器設備的正常運行;而在用電低谷時段,又可能出現電壓過高,縮短電器設備的使用壽命。
諧波污染:大量非線性用電設備如變頻器、整流器等的廣泛應用,使得配電臺區的諧波含量增加。諧波會導致電能損耗增加、設備發熱、影響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正常運行,甚至會對通信系統產生干擾。
供電能力不足
容量配置不合理:過去在進行配電臺區規劃時,對用電負荷的增長預測不夠準確,導致部分臺區變壓器容量偏小,無法滿足當前用戶的用電需求。在夏季高溫、冬季取暖等用電高峰時期,經常出現過載現象,嚴重影響供電質量和設備安全。
線路過載:一些老舊臺區的供電線路線徑較小,隨著負荷的增加,線路電流增大,導致線路損耗增加,發熱嚴重,甚至會引發線路故障,限制了配電臺區的供電能力。
三相不平衡
單相負荷接入:居民生活用電中大量的單相負荷如空調、熱水器等,在接入配電系統時,如果三相分配不均勻,容易造成三相不平衡。此外,一些商業和工業用戶中的單相設備也可能存在類似問題。
影響設備運行:三相不平衡會使變壓器的損耗增加,降低變壓器的出力,同時還會導致電動機等三相設備發熱不均,影響其使用壽命和運行效率。
新風光工商業儲能方案
新風光采用配電臺區低壓側母線直接掛載工商業臺區儲能系統的方案,此方案對于系統設計、安裝施工、運維管理、退役拆除等等非常的便利,不需要額外增加其他設備,工商業儲能系統支持戶外IP54需求,無需其他防護措施,露天即可使用。完全支持臺區儲能設備即插即用,靈活配置。
對比傳統方案具有以下的優勢:
提升供電可靠性
備用電源支持:在電網故障或停電時,儲能系統可作為備用電源迅速投入運行,持續為關鍵負荷供電,如醫院、通信基站等,確保重要設施的正常運轉,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范圍,提高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快速響應調節:儲能系統能夠快速響應電力系統的功率變化,當出現突發的電力波動或故障時,它可以在短時間內釋放或吸收能量,穩定系統電壓和頻率,防止因電壓驟降、頻率波動等問題導致的設備損壞和停電事故,增強配電臺區抵御突發事件的能力。
改善電能質量
電壓調節:儲能系統可以根據配電臺區的電壓情況,靈活地進行充電和放電操作。在電壓過高時吸收多余電能,降低電壓;在電壓過低時釋放電能,提升電壓,將電壓穩定在合理范圍內,確保用戶端的電壓質量,提高電器設備的運行效率和使用壽命。
諧波治理:一些儲能系統具備一定的諧波治理能力,能夠對配電臺區中的諧波電流進行補償,減少諧波污染,提高電能的正弦度,降低諧波對電網設備和用戶設備的不良影響,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優化配電臺區運行
削峰填谷:通過在用電低谷時段充電,高峰時段放電,儲能系統可以將電網負荷從高峰時段轉移到低谷時段,平衡電網的負荷曲線,降低高峰負荷,提高配電臺區的設備利用率,延緩配電設備的升級改造需求,減少電網建設投資。
分布式能源協同:對于含有分布式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的配電臺區,儲能系統可以有效解決分布式能源出力的間歇性和不確定性問題。在分布式能源發電過剩時儲存電能,不足時釋放電能,實現分布式能源與電網的平滑接入和協同運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
降低運營成本
減少電費支出:對于一些對電費敏感的用戶,如商業用戶和工業用戶,儲能系統可以利用分時電價政策,在電價低谷時充電,電價高峰時放電,降低用戶的用電成本。同時,對于配電臺區運營商來說,通過優化負荷曲線,減少需量電費,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
延緩設備投資:由于儲能系統能夠起到削峰填谷和提升供電能力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對配電變壓器、線路等設備的升級改造投資,減少設備更新和擴容的頻率,節省大量的建設資金和運維成本。
配電臺區配儲的接入方案
接入位置:將儲能系統分散安裝在臺區內不同位置,如靠近較大的用戶負荷端或分布式電源接入點,可根據各區域的用電需求和負荷特性,靈活配置儲能容量。
適用場景:適用于負荷分布較為分散,或存在多個局部負荷中心的臺區,像大型居民小區配電臺區,不同區域用電高峰存在差異,可在各區域分別接入儲能。
優勢:能更精準地滿足局部負荷的用電需求,降低線路損耗,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分散接入可減少單個儲能設備故障對整體的影響,增強系統的魯棒性。
價值收益
降低電費支出
削峰填谷:通過在峰谷電價差較大的地區,利用儲能系統在低谷時段充電、高峰時段放電,可降低企業或臺區整體的電費支出。以新風光電子浙江省某客戶為例,該客戶高峰電價為1.2元/千瓦時,低谷電價為0.3元/千瓦時,儲能系統在高峰時段放電1000千瓦時,低谷時段充電1200千瓦時(考慮充放電效率),則每次充放電可節省電費1.2×1000-0.3×1200 =840元。
需量控制:新風光電子某廣東客戶,使用需量電費制度,儲能系統可在負荷高峰時釋放電能,降低變壓器的實際需量,避免因需量超標而產生的額外費用。該客戶原本需量為500千伏安,需量電費單價為40元/千伏安,安裝儲能系統后需量降低至450千伏安,則每月可節省需量電費(500- 450)×40=2000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