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升級擴建污水處理廠
眼下,煙臺市區兩大污水處理廠升級、擴建工程正在穩步推進,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升級工程將于明年7月底試運行,辛安河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將于明年4月完工并投入試運行。屆時,我市污水處理能力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實現除磷脫氮的目標,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咱們其實站在大海里。”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套子灣污水處理廠西側15.6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該廠技術科副科長初國斌對記者說:“這里原先是海域,經填海造地形成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的基礎。該工程的土建工程現已開工,二次沉淀池完成打井降水工作,曝氣池管樁靜壓600支,生物池的抗拔樁也埋設完成,整個土建施工將于年底完工?!?
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原污水處理能力為25萬噸/日,經一級處理(重力沉淀,COD削減30%)后,其中21萬噸深海排放, 4萬噸再經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后回用于工業低質用水。隨著新的國家環保標準的實施,該廠的一級處理排海工藝已達不到目前的環境保護法規要求,必須對現有的一級處理設施進行二級處理擴建改造。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升級工程,將擴建16萬噸/日的二級處理能力,加上原有的4萬噸/日二級處理能力,形成20萬噸/日的二級處理規模,用改良A/A/O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后排入深海。同時,對原先的污泥消化工藝項目進行完善,使產生的污泥得到無害化、穩定化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在辛安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現場,記者看到一排排綁扎結實的鋼筋,矗立在新建的廠區內。據介紹,該工程分牟平城區污水截流和廠區建設兩個部分。牟平城區污水截流工程,南起牟平區南山大街,北至三山大街,全長14000多米,污水經泵站提升輸送至辛安河污水處理廠。該工程竣工后,辛安河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擴大為萊山區、牟平區和芝罘區南部部分區域,結束牟平城區內污水自然排放的歷史。廠區建設主要構筑物有生物池、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排海泵房等。同時,廠外將鋪設污水收集和輸送管道16.469千米,新建4萬噸/日污水提升泵站一座,改擴建8萬噸/日規模污水提升泵站一座。另外,還需鋪設管徑1.6米的重型鋼管排海管道近2.3千米,將處理后的污水直接輸送至水深達9米以下、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四十里灣混合區內排放。目前,廠區建設已完成鋼筋綁扎1900噸,澆筑混凝土10000立方;廠外已鋪設管道8千米;排海管道工程于近日完成招投標,施工單位正在做進場施工準備工作。全部工程將按計劃于2008年4月完工并試投入運行。
市排水處副處長侯春興同志自豪地告訴記者,兩個該項目的建設,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城區向沿海排入的污染負荷量,改善城市河流水質環境和市容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煙臺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咱們其實站在大海里。”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套子灣污水處理廠西側15.6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該廠技術科副科長初國斌對記者說:“這里原先是海域,經填海造地形成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的基礎。該工程的土建工程現已開工,二次沉淀池完成打井降水工作,曝氣池管樁靜壓600支,生物池的抗拔樁也埋設完成,整個土建施工將于年底完工?!?
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原污水處理能力為25萬噸/日,經一級處理(重力沉淀,COD削減30%)后,其中21萬噸深海排放, 4萬噸再經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后回用于工業低質用水。隨著新的國家環保標準的實施,該廠的一級處理排海工藝已達不到目前的環境保護法規要求,必須對現有的一級處理設施進行二級處理擴建改造。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升級工程,將擴建16萬噸/日的二級處理能力,加上原有的4萬噸/日二級處理能力,形成20萬噸/日的二級處理規模,用改良A/A/O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后排入深海。同時,對原先的污泥消化工藝項目進行完善,使產生的污泥得到無害化、穩定化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在辛安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現場,記者看到一排排綁扎結實的鋼筋,矗立在新建的廠區內。據介紹,該工程分牟平城區污水截流和廠區建設兩個部分。牟平城區污水截流工程,南起牟平區南山大街,北至三山大街,全長14000多米,污水經泵站提升輸送至辛安河污水處理廠。該工程竣工后,辛安河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擴大為萊山區、牟平區和芝罘區南部部分區域,結束牟平城區內污水自然排放的歷史。廠區建設主要構筑物有生物池、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排海泵房等。同時,廠外將鋪設污水收集和輸送管道16.469千米,新建4萬噸/日污水提升泵站一座,改擴建8萬噸/日規模污水提升泵站一座。另外,還需鋪設管徑1.6米的重型鋼管排海管道近2.3千米,將處理后的污水直接輸送至水深達9米以下、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四十里灣混合區內排放。目前,廠區建設已完成鋼筋綁扎1900噸,澆筑混凝土10000立方;廠外已鋪設管道8千米;排海管道工程于近日完成招投標,施工單位正在做進場施工準備工作。全部工程將按計劃于2008年4月完工并試投入運行。
市排水處副處長侯春興同志自豪地告訴記者,兩個該項目的建設,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城區向沿海排入的污染負荷量,改善城市河流水質環境和市容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煙臺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鈦礦成為制約鈦白業發展最大瓶頸
下一篇:西藏岡底斯地區發現銀多金屬礦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