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半導體市場將大蕭條 AMD成今年最大輸家
調查機構Gartner降低了其對于今明兩年半導體市場的預測,并且表示由于業界普遍轉向32納米處理技術,半導體的日子只能會更加不好過,明年可能會依然蕭條。Gartner還發布了2007年的市場份額報表,東芝、高通以及海力士是最大的贏家,而AMD、飛思卡爾和IBM則成了最大的輸家。
Gartner半導體調查副總Bryan Lewis表示,“半導體市場正在逐漸成熟,若生產商沒有經濟規模或者很好的增值方法,就該考慮推出這個市場了。”
芯片市場今年將增長2.9%,比之前預計的3.9%要少,而且明年的增長也只能達到6.2%,之前預計為8.2%。好消息是Gartner預計2009年的增長可以達到8.5%,比之前的6.1%要高。總體來看,Gartner預計從2006年到2009年,半導體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4.8%。
手機等消費者市場飛速增長以及DRAM供過于求帶來的持續價格壓力造成了半導體市場如今的緊張局面。Lewis警告稱,如果石油價格得不到調整,假期銷量也不盡人意的話,明年芯片銷售成交量可能銳減5%。與Gartner合作的經濟學家目前還未預測美國2008年將出現經濟蕭條,然而出現這樣一個宏觀經濟蕭條的可能性已經從六月份的10%升高到11月預測時的35%。
32納米設計將于2009年開始,2010年將投入生產,因此形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開發一款32納米設備的成本可能將高達7500萬美元。而對于芯片制造商來說,流程開發成本將高達20億美元,是65納米技術的兩倍。建一所32納米晶圓廠的成本則達到了35億美元。
Gartner本周初發布報告稱,ASIC技術芯片明年將減少4%,然而這些芯片的售價卻正逐步升高。Gartner估計只有十家公司肯將采用尖端的ASIC技術,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公司都選擇跟隨大企業做代工生意。
隨著形勢逐漸緊張,Gartner估計2008年芯片制造商的資金花費將減少13.7%。Lewis表示,“不管會不會出現經濟蕭條,產能過剩將在07年下半年成為困擾芯片制造商的主要問題。”
海力士極大提高了內存生產力,在成為今年第三大增長最快的芯片公司的過程中獲得了20%的市場份額。產能的升高將促進內存價格戰的發生,有助于冷卻業界的普遍擴張計劃。
據Gartner統計,東芝市場份額增長了27.8%,是今年增長最快的芯片公司。東芝主要獲益于閃存以及PS3芯片等的強大銷量。今年最大的輸家AMD則下降了22.4%,英特爾下降了8.2%。Lewis還表示,IBM由于PS3芯片的過量生產,今年也很不好過。
Gartner半導體調查副總Bryan Lewis表示,“半導體市場正在逐漸成熟,若生產商沒有經濟規模或者很好的增值方法,就該考慮推出這個市場了。”
芯片市場今年將增長2.9%,比之前預計的3.9%要少,而且明年的增長也只能達到6.2%,之前預計為8.2%。好消息是Gartner預計2009年的增長可以達到8.5%,比之前的6.1%要高。總體來看,Gartner預計從2006年到2009年,半導體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4.8%。
手機等消費者市場飛速增長以及DRAM供過于求帶來的持續價格壓力造成了半導體市場如今的緊張局面。Lewis警告稱,如果石油價格得不到調整,假期銷量也不盡人意的話,明年芯片銷售成交量可能銳減5%。與Gartner合作的經濟學家目前還未預測美國2008年將出現經濟蕭條,然而出現這樣一個宏觀經濟蕭條的可能性已經從六月份的10%升高到11月預測時的35%。
32納米設計將于2009年開始,2010年將投入生產,因此形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開發一款32納米設備的成本可能將高達7500萬美元。而對于芯片制造商來說,流程開發成本將高達20億美元,是65納米技術的兩倍。建一所32納米晶圓廠的成本則達到了35億美元。
Gartner本周初發布報告稱,ASIC技術芯片明年將減少4%,然而這些芯片的售價卻正逐步升高。Gartner估計只有十家公司肯將采用尖端的ASIC技術,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公司都選擇跟隨大企業做代工生意。
隨著形勢逐漸緊張,Gartner估計2008年芯片制造商的資金花費將減少13.7%。Lewis表示,“不管會不會出現經濟蕭條,產能過剩將在07年下半年成為困擾芯片制造商的主要問題。”
海力士極大提高了內存生產力,在成為今年第三大增長最快的芯片公司的過程中獲得了20%的市場份額。產能的升高將促進內存價格戰的發生,有助于冷卻業界的普遍擴張計劃。
據Gartner統計,東芝市場份額增長了27.8%,是今年增長最快的芯片公司。東芝主要獲益于閃存以及PS3芯片等的強大銷量。今年最大的輸家AMD則下降了22.4%,英特爾下降了8.2%。Lewis還表示,IBM由于PS3芯片的過量生產,今年也很不好過。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鄭州: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化運作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