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業核心裝置自動化打破國外壟斷 2
張偉寧介紹,就自動控制技術,近年來,中控集團已申請專利116項(其中發明專利80項),軟件產品登記77項,軟件著作權登記56項。
推廣應用之路才開始
張偉寧介紹,中控集團從1993年開始自主研發DCS,經過14年的不懈努力,到今天才具備與國外知名品牌同臺競爭的實力。但是,在推廣自主創新高科技產品的時候,感覺到存在“三不用”現象:第一是大型工程不用,倒是一些小型工程、民營企業反而用自主創新產品非常多,對自主創新品牌支持力度非常大。這主要是因為民營企業看性價比,如果功能達到要求,就會選擇該產品;第二,國有企業不用,他們覺得用國產的控制系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如果用的是國外最先進的產品,如HONEYWELL的產品,萬一出了問題,也不用自己承擔風險。第三是新產品不用,如果新產品沒有很好的業績,很難推廣應用,甚至連投標資格都沒有,這對自主創新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作用。
金建祥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控制系統在重大裝備上的推廣應用上遠比其本身的研發更難,因為控制系統的推廣應用,不僅需要我們制造廠家的努力,還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和用戶單位的支持,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
中石化國產化領導小組副組長蔡希有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只有國內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已經擁有或將擁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我們才能擺脫對國外企業的長期依賴,才能平等地與國外企業進行談判,否則采購任何技術和裝備都將是天價。
面對中控集團在DCS領域取得的成績,面對在技術推廣應用中出現的困難,張偉寧呼吁:“希望國家和大型工業企業在工業生產主裝置的競標中,給國產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一個參與的機會。”
推廣應用之路才開始
張偉寧介紹,中控集團從1993年開始自主研發DCS,經過14年的不懈努力,到今天才具備與國外知名品牌同臺競爭的實力。但是,在推廣自主創新高科技產品的時候,感覺到存在“三不用”現象:第一是大型工程不用,倒是一些小型工程、民營企業反而用自主創新產品非常多,對自主創新品牌支持力度非常大。這主要是因為民營企業看性價比,如果功能達到要求,就會選擇該產品;第二,國有企業不用,他們覺得用國產的控制系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如果用的是國外最先進的產品,如HONEYWELL的產品,萬一出了問題,也不用自己承擔風險。第三是新產品不用,如果新產品沒有很好的業績,很難推廣應用,甚至連投標資格都沒有,這對自主創新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作用。
金建祥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控制系統在重大裝備上的推廣應用上遠比其本身的研發更難,因為控制系統的推廣應用,不僅需要我們制造廠家的努力,還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和用戶單位的支持,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
中石化國產化領導小組副組長蔡希有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只有國內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已經擁有或將擁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我們才能擺脫對國外企業的長期依賴,才能平等地與國外企業進行談判,否則采購任何技術和裝備都將是天價。
面對中控集團在DCS領域取得的成績,面對在技術推廣應用中出現的困難,張偉寧呼吁:“希望國家和大型工業企業在工業生產主裝置的競標中,給國產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一個參與的機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