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款自主設計可編程門陣列芯片在復旦大學問世
近日,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次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結構的25萬門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DP250K及相應的設計自動化開發軟件系統FDE。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是一種用編程方式實現一個數字邏輯功能的可編程邏輯器件。
據預測,2010年,國際上該類器件的產值將從2005年的32億美元增長到67億美元,將成為集成電路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器件之一。國內目前采用的FPGA器件全部依賴國外進口,年花費高達30億元以上,其中約1/3用于國防建設和軍事裝備需求,器件型號和封裝類型都還受到很多限制。
2006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已經明確將FPGA器件列入重大專項中需重點突破的核心電子器件之一,FPGA器件的研制將成為未來我國集成電路發展的重點之一。
由于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特性,其芯片開發和配套的設計自動化軟件必須同時開發,涉足這一領域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十年努力完成了3萬門、10萬門原型器件及軟件系統的研制,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又經近三年的努力,于近日再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5萬門規模的可編程邏輯電路器件FDP250K及配套軟件系統FDE。目前,課題組正在進行更大規模的百萬門級FPGA軟硬件系統研制。
國內FPGA原型系統的研制成功有望打破FPGA產品被國外壟斷的狀況,可以降低我國對國外FPGA產品的依賴度和產品開發成本,也為國內集成電路EDA軟件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