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掀起新一輪工業變革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傳統制造業掀起了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江蘇鎮江、廣東佛山在內的全國各省市地區都在朝著中國“智造”邁進。
經過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制造業已經完成了“量的積累階段”,進入以企業全面轉型和升級為核心任務的“質的提高階段”。隨著以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傳統制造業掀起了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
湖南?。喊l布《推進計劃》為實施制造強省目標畫出“路線圖”
6月27日,湖南省政府召開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推進計劃新聞發布會,發布實施《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推進計劃(2017—2019)》(以下簡稱《推進計劃》,為湖南省實施制造強省目標畫出了路線圖。
《推進計劃》將長株潭衡城市群列為湖南省制造強省行動的“排頭兵”,明確長沙市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株洲市實施制造業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湘潭市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衡陽市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最終形成長沙“麓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衡陽“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范區”協同錯位特色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以上內容來源中國化工報)
湖北省:以“智造”為主攻方向 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而僅隔了一湖之遙的湖北省也同樣在智能制造領域不遺余力。日前,湖北省經信委發布《湖北省智能制造裝備“十三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0年,將“智造”作為裝備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湖北將以高檔數控機床及系統、機器人、智能光電子裝備、智能增材制造裝備(3D打印)、智能交通運輸裝備、智能醫療裝備和智能制造核心基礎設備等七大領域為重點,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培育40家年收入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和50家集成能力強、輻射帶動力大的工程技術服務公司,參與全球智能制造的競爭與合作。依托多層次技術創新體系,在機制改革、環境創新和人才高地等方面發力,湖北省力爭智能制造裝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億元,年均遞增19%,建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以上內容來源湖南日報)
江蘇鎮江:瞄準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 加強示范應用建設
與此同時,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江蘇,在近幾年也在不斷發力智能制造。江蘇鎮江瞄準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從政策支持、應用示范建設方面做強實體經濟。2015年,鎮江市印發了“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以發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與此同時,鎮江市還加強示范應用建設,推動“機器人+物聯網”在生產制造中的應用普及。
據悉,鎮江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規模目標為:2017年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35%,初步形成集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集成應用為一體的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目前鎮江共有省級示范智能車間23個,大全集團、恒順集團、天宮集團等企業正在積極申報國家智能制造工廠試點示范。
廣東佛山:推動智能制造創新效益最大化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
同為三大經濟圈之一的珠江三角洲,智能化進程也在同步進行中。為了推動智能制造帶來的創新效益最大化,作為典型代表之一的廣東佛山,建議各級政府加速探索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模式。
首先是引領制造業產品和裝備智能化。其次,佛山應推動制造業生產和管理流程智能化。再次,要促進制造業企業服務化。在此過程中,佛山還應該重視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要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高校、職業學校、社會培訓機構、科研院所為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政府力量,推動、引導和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教學實習基地,培養創新型人才。
同時,建議佛山依托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職業院校和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培訓和實訓基地,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所需的高端人才?熟練技術工人、具有國際視野又能預測行業發展并具有管理等技術的跨界復合型人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