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工業機器人未來幾年 有望“領跑”部分細分領域
國產工業機器人未來幾年有望“領跑”部分細分領域在深圳,有這樣一位特別的“明星”,它上過春晚,也曾在大熱的電影《變形金剛》中露臉。這位“明星”其實是深圳優必選研制的一款機器人,以其為代表的機器人企業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在深圳不斷成長壯大,其帶來的創新勢能已然影響全國甚至全球。
8月1日,科技部稱“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近日正式啟動,并發布了2017年項目申報指南,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六個方向部署實施。
不難發現,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機器人占據了專項計劃的大頭。這些機器人服務于產業,為工業4.0不斷助力,在深圳多點開花。《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深圳工業機器人產業已初具規模,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在眾多細分領域市場份額占據全國領先地位,如焊接機器人、3C機器人等。
A“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南山的大族電機,多款工業機器人在城市CBD的寫字樓內快速運轉,這些深圳自主研制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大有趕超日本、歐洲之勢;位于寶安的同川科技,研發人員手持遙控器操控六軸機器人作出各種復雜動作;中科院先進院的廣東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內,記者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工業機器人——有可產業化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有應急救災的機器人,還有醫療康復和手術輔助機器人……
“創新之都”深圳行色匆匆的不只有創客、白領、企業家,這座城市的機器人也十分“忙碌”。從前端科研到最終的產業化落地,這些存在于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工廠的機器人被反復修改、調教。
從機器人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前者更側重技術、性能、穩定性等,后者更側重產品體驗、商業模式等。工業機器人根據用途不同,大致可分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等。
市經信委、中科院先進院與市機器人協會共同起草的《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深圳機器人企業數量已達469家,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超330家,占70.4%。工業機器人產業產值約564億元,占機器人產業總產值的71.69%。
“基本上公司所有的毛利潤都投入研發之中,大族電機有500多名員工,其中超過300人在進行研發工作?!贝笞咫姍C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王光能介紹記者采訪時透露。深圳企業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部分細分領域更有趕超海外企業之勢。“國內不少電子制造中小企業都想要短平快的盈利方式,它們往往忽略了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十分重要,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蓖豕饽苷f。
B“國內外大公司往往要到深圳找應用場景”
深圳機器人產業的產業基礎支撐雄厚,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水平全國領先。深圳還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生產制造基地和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微電機生產聚集地,先進制造業已實現規?;l展。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的機器人市場輻射能力強大,3C行業是繼汽車行業之后第二大機器人應用領域。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直言,“深圳的科研基礎不占優勢,我們不是站在技術的潮頭,而是站在場景需求的潮頭,獲得了最好的發展機會?!碑厑喞捉榻B,應用場景的豐富對創新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國內外的大公司希望把機器人很好地應用在生產線上,往往要到深圳找應用場景。
李群自動化CEO石金博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當你深入行業時,會發現行業越來越細分,便能發現哪一環節需要機器人及相關設備,這是一個探索市場的過程。每個應用場景都可能滋生新的行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空間只會越來越大?!?/p>
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曉龍分析,要在細分行業實現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海外巨頭的大型機器人產品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在他看來,細分行業對“人機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川科技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叭藱C協作的本質是希望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把簡單重復或是對人體有害的事情交給機器人完成?!鄙驎札堈J為,未來幾年,國產機器人將在一些細分專業領域擁有絕對優勢?!皣庥兴拇缶揞^,國內可能產生幾百家細分領域的王牌企業,中國企業在本地化服務和成本方面更有優勢”。
C“輕量級工業機器人領域是全新賽道”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大家需要尊重經驗和積累。工業講究工藝沉淀、歷史傳承,我們有機會去超越前輩,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笔鸩┱f,國外先進的機器人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更為靈活、迅速。在她看來,輕量級工業機器人是一個全新的“賽道”,輕工業中對機器人的智能性要求更高,從軟件和算法上機器人企業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石金博所說的“前輩”,是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巨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它們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及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一度高達70%左右。
在沈曉龍看來,判斷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未來不只有一個維度?!皻W美的工業機器人起步較早,多應用于汽車生產制造,汽車的部件偏大型化,因此工業機器人也偏大型。”沈曉龍認為,這樣的大型機器人在中國未必能滿足日益蓬勃的工業智能化需求。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