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率先攻克虛擬同步機技術 新能源并網技術難就此破解
我國又攻克一世界難題!這回是虛擬同步發電機技術,可解決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大規模友好并網難,不聽話的新能源要被“馴服”了!
近日,世界首個具備虛擬同步機功能的新能源電站在國家風光儲輸示范電站建成投運——新能源并網的最大技術難題就此被一舉攻克。20年來,發達國家一直在努力攻關虛擬同步機技術,但始終未有實質突破。
我國率先攻克虛擬同步機技術
近年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因清潔環保得到快速發展,但在不斷優化能源結構的同時,也為我國電網的安全運行帶來了一定挑戰。在電力系統里,發電和用電是同時完成的,即用戶需要多少電,電廠就要發多少電,如果發電端無法與大電網的節奏保持一致,就會出現問題。
保持用電量和發電量的動態平衡是電網安全運行的關鍵。為保障新能源大規模安全并網,就需要用到新能源虛擬同步機——這一“馴服”新能源的好幫手。
何謂虛擬同步發電機技術?
虛擬同步發電機技術是一種通過模擬同步發電機組的機電暫態特性,使采用變流器的電源具有同步發電機組的慣量、阻尼、一次調頻、無功調壓等并網運行外特性的技術。更為重要的是,虛擬同步機并不需要對電網大規模改造,不僅實用性強,還經濟實惠。
“新能源虛擬同步機科技示范工程歷時兩年,是國家電網公司十大科技創新示范工程之一。”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科技信通部主任王葆潔介紹說,這一技術能夠使新能源機組由“我行我素”的“自轉”轉變為“協調統一”的“公轉”,主動支撐電網頻率、電壓波動,有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為攻克這一世界級難題,國網冀北電力協同中國電科院、南瑞集團等單位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和裝備研制,最終全面掌握了虛擬同步機核心技術,為大規模新能源友好并網提供了新技術手段,鞏固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引領地位。
示范工程取得了多個成果
相繼在虛擬同步機抑制系統振蕩、大容量變流器低電壓穿越等方面取得12項關鍵技術突破,建成投運風電、光伏和電站式三類虛擬同步機;
完成了世界首次基于虛擬同步機的新能源電站黑啟動試驗,驗證了三類虛擬同步機的性能指標,以及在大規模新能源匯集地區應用的可行性,填補了相關技術研究和示范應用空白;
基于技術經濟對比分析,首次提出儲能優化配置方案和風機轉速綜合恢復策略,解決了實際運行難題,形成了風儲配合的應用模式。
據悉,該工程建成投運后,提升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新能源友好并網提供了標準典范,這對于建設國家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和我國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