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通用芯片逐步國產化 帶動生態系統升級換代
世界銀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認為,當一個國家人均GDP位于4000-12000美元之間時,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產業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就會陷入經濟增長停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人均GDP為8016美元,這已是巨大的成功,但與此同時,我國經濟以往持續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開始減緩,意味著我國經濟進入了轉型關鍵期。
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從哪里來,產業結構升級如何進行?以上海兆芯為代表的中國通用高端芯片廠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尖端科技生態圈 芯片舉足輕重
無論“中國智造”還是“互聯網+”,從根本上說,都是各個行業對數據和信息處理方式的升級換代,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等這些高科技概念的背后,高端通用芯片(CPU)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大數據處理為例,廠商通過電腦和手機等各終端采集信息,采集完成后在服務器上儲存和計算,然后把大數據分析結果應用于電腦、工控設備等終端。電腦、手機、服務器的核心,都是各種各樣的CPU,在這當中,X86架構的CPU占據了其中絕大部分。
兆芯芯片正是國產芯片中唯一采用X86架構、并已形成大批量商業化生產的佼佼者。以往,國產芯片只能用于特定領域(如嵌入式設備、數控機床等),無法與現有廣泛應用的windows生態圈兼容。兆芯國產X86通用處理器完全兼容現有軟硬件,廣泛支持桌面計算機、各類服務器、嵌入式工控及網絡安全設備,現已經通過聯想、同方等著名廠商的嚴格測試,開始商業化量產。
芯片進口額遠超石油 國產芯片替代將撬動萬億產值
根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芯片)價值高達2307億美元,是原油進口額的1.7倍。這其中,計算機芯片和汽車嵌入式芯片更是完全依賴進口。
從制造業的利潤分配角度來看,芯片、操作系統和其他核心部件廠商賺走了絕大部分利潤,我國廠商僅能賺取微薄的組裝費用。根據公開資料,世界主流PC廠商的利潤約為2%~5%(有些甚至虧損),制造一臺價值5000元的電腦僅能賺100元;而一顆CPU的價格則高達數百元、上千元,毛利60%以上。
此前有媒體爆出,富士康組裝一臺iPhone手機,僅能獲得約4美元(26.6元人民幣)的微薄利潤。如果是其它低價手機,能獲得的利潤則更是少得可憐。電腦和手機制造業,正是現在我國制造業的一個簡單縮影,如果不能實現產業升級,就會永遠在產業鏈底部打轉。
高端通用CPU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關鍵!只有在CPU這樣的關鍵點取得突破,才能理順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和使用者組成的生態系統,實現產業的良性循環和升級。
以電腦為例,CPU約占到總體價格的10%~15%,但使用的CPU決定了與之配套的主板、操作系統、內存等一系列軟硬件設備, 在CPU上每1元的投入意味著5~8元的直接配套產值,隨之又會帶動數十元的軟硬件、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
因此,如果能盡快實現國產CPU對進口產品的替代,即使僅僅替代5%,那也意味著一百多億美元的巨大市場空間,更會撬動萬億以上的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帶動整個生態系統的升級換代。
兆芯高端通用芯片崛起,為國家安全夯實根基
除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之外,高端通用芯片的逐步國產化,更會為國家信息安全夯實堅實的可持續發展基礎。
高端通用芯片是服務器和桌面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承載著金融、國防、教育、科研等重點行業的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而且,該部件以前只有國外巨頭能夠提供,我們別無選擇。
這樣會帶來三大安全問題:第一,高端通用芯片僅有國外巨頭能提供,人家隨時都能夠中斷提供,讓你的業務無法運行;第二,國外芯片代碼不向使用者開放,其中可能帶有漏洞或后門;第三,國外巨頭壟斷,隨時可以提高價格,我們沒有價格談判能力,只能在產業鏈低端賺取微薄利潤。
值得慶幸的是,上海兆芯已經研發出了完全自主的X86架構CPU。兆芯掌握著CPU、GPU和芯片組三大核心芯片的完全自主設計研發技術,全部研發環節由中國人自己掌握,安全透明可控。與此同時,兆芯與上海華力、中科方德、聯想、同方、上海儀電、火星高科等廠商,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內均達成了深度的合作,共同構建了一條完整的國產化產業鏈。
目前,兆芯高端通用CPU的性能已經可以達到國際主流CPU的80%,而且產量穩定,實現了國外巨頭對高端通用芯片壟斷的破除。在政務辦公和辦公系統集成領域,采用兆芯CPU的國?桌面計算機已經可以實現良好的兼容和對國外同類產品的替代。
采用兆芯CPU的計算機,已經在黨政軍辦公、信息化等國家重點系統和工程中得到規模應用。經過上海市政府非稅管理、財政預算申報、檔案管理、政府公文批閱和婚姻登記系統辦公的規模示范應用,兆芯整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綜合性能,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高科技創新由芯片帶動,為經濟轉型注入不竭動力
從歷史上來看,芯片是帶動能力極強的行業,芯片業的創新和發展,將給整個信息產業帶來巨大推動力。以美國的信息產業發展為例,起始就是由于微軟和英特爾結成的生態同盟(WINTEL),芯片的發展促進了桌面計算機進入家庭,并為Google、雅虎等互聯網公司的成功打下基礎。
作為世界上網民規模最大、互聯網經濟滲透力最強的國家,中國也迫切需要自己的世界級芯片廠商,以芯片為核心,提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移動互聯網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這樣才有能力獲取合理利潤,向產業鏈的高端邁進,打造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屬于自己產業鏈條,加速中國經濟轉型進程,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