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物流助力雙十一 微電機成下一個藍海!
“雙十一”網購盛宴已經過去幾天了,然而對快遞公司的考驗還在進行中。超過一千億元的銷售額意味著數億件包裹,如何將巨量包裹及時安全地送入消費者手中,無疑是對快遞公司的一大考驗。
回顧往年,2010年只有一千萬件包裹,2013年則是包裹量以億計算,但已經開始出現了爆倉、丟件等后遺癥。然而今年的雙十一,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主要電商企業11日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3.5億件,同比增長59%。11日當天快遞行業處理快件2.51億,同比增長52%。整個雙十一期間,全行業處理的快件業務量超10億件。
雖然快遞量暴漲,還是有不少網友反映今年的快遞比去年快了不少。
這是因為,進入下半年快遞物流企業就開始著手雙十一能力的儲備,更有一些企業在去年就開始著手改造,在運力、人員以及技術手段、核心措施都做了全方位的準備。
據初步統計,今年新建和提升改造的處理中心近100處。處理中心置辦了一些自動化分揀設備,極大地減輕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效率也極大提升。
順豐速運和韻達速遞都在雙十一前啟用了全自動化分揀設備。順豐北京物流園的全自動化分揀設備在8月份啟動,每小時可處理4萬余件,比原來用人工提高一倍。申通快遞則首次投入使用了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不僅提高了效率,且避免了因“野蠻作業”等行為而造成快件損毀。
對于各大快遞公司來說,經過多年雙十一的“洗禮”,雖然在場地建設、設備升級、數據支撐等都已上了一個大臺階,但是末端配送的壓力仍然存在。
為應對“最后一公里”和“末端100米”,順豐今年租賃了一批新能源汽車,專門用來應對雙十一快件派送。圓通快遞北京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雙十一圓通北京公司出港快件將達到一天240萬件,是去年的兩倍。除了增加人手,雙十一期間每天增加500輛車。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購置新能源汽車是可以考慮的選擇。近期青海省人民政府制定出臺的《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快遞企業使用納入國家推廣目錄中的新能源汽車,將給予財政補貼。
京東則開始使用無人機多地配送訂單。進入雙十一以來,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時投入運營。京東CEO劉強東于近日表示,無人機已獲四省飛行許可,規劃了大量的航線。京東啟用無人機助力雙十一,主要是為廣大農村客戶帶來便捷。
技術方面,京東已開發出包括多旋翼、垂直起落以及電動、油動或油電混合動力等多形態、多動力的無人機機型,能夠執行最大30公斤載貨量、30公里飛行距離的配送任務。
但仍有快遞公司承運能力不足,有些會將已承攬的快件“二包”給其他快遞公司轉運,更多的是許多快遞尚未被攬收或者存放在分撥中心。
無疑,國內快遞自動化基礎仍然較弱,但自動化物流是發展趨勢。據調查,2001~2014年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從不足20億元增長至400億元,年復合增速25%。2020年智能物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400億元,其中電商快遞貢獻800億元。
面對龐大的市場,自動化分揀設備、智能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等設備將需求大盛,微電機作為其重要構成部件,也將迎來又一波發展期。然而,最近漲價潮來襲,原料漲、輔料漲、運輸漲以及人工成本漲等,電機企業或將遭“血洗”。如何熬過寒冬、邁進新藍海,就要看各電機廠商如何發揮神通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