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南京將成立600億元基金
隨著臺積電這個超級大項目落地后的“加速建設”,南京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路徑也越發清晰。
12月5日,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在首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表示,南京市將成立5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專項發展基金,用以推動該產業的發展。如果再配套上江北新區所屬的100億元,則基金總規模將達到600億元。2015年底,1380億元規模的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
在集成電路產業的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檢測等流程中,臺積電是該領域唯一專業從事制造的企業,其12英寸晶圓工廠2016年7月在南京的落戶也成為了江北新區最為典型的產業,更將帶來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臺灣科技界的“執牛耳者”。
為什么要在集成電路產業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王希征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從工信部的角度看,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是集聚人才。之前,類似的“產業人才征集”活動往往由單個企業進行,影響力有限。
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專家組組長嚴曉浪教授進一步解釋,在集成電路產業上,中國每年進口超過1萬億人民幣,但來自中國“自我生產”的還不足10%,因此急切需要培養高級人才完成“自我研發”,填補空白。
相對于之前的經開區和高新區,國家級新區在推動產業上有何優勢?羅群表示,國家級新區具備綜合性,其特點在于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在探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機制體制改革創新試點、對外合作以及統籌城鄉發展上的靈活性、自主性更大,特別是在人才集聚領域,能發揮出更多的主觀能動性,是為“創業、創新、人才”三大高地的匯集點。
臺積電南京項目預計2017年試運行,2018年16奈米級量產投片,將成為大陸最先進的晶圓廠。“從我們與臺積電的日常工作聯席看,其5納米級別的研發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羅群表示,這些先進的科技成果未來都會在南京進行轉化量產。按南京規劃,計劃“十三五”內建成“千億級”產業基地,打造第二個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中心。
羅還透露,包括“臺灣清華大學”在內的4所知名的島內大學,會跟隨臺積電項目的進展在南京江北新區成立集成電路的研究院,“會招聘大量的高級人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