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企業發展至今首次報虧
煤炭價格連跌3年,并且已經跌入“3”時代,煤炭企業的寒冬并未結束。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報告,前三季度中國煤炭消費和產量分別同比下降4.6%和4.3%,煤炭庫存已連續45個月超過3億噸,90家大型企業利潤9.7億元,同比下降97.7%(去年同期盈利427億元),而財政部監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煤炭企業累計虧損28億元(去年同期盈利398億元)。
當前滬深兩市已經公布三季報的27家煤炭公司中,有14家出現虧損。其中,中煤能源上市七年首次報虧,其前三季度虧損約16.7億元,同比大降352.8%。然而,比虧損更令人擔憂的是不知道煤炭價格底部在哪。
煤市寒冬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滬深兩市共有27家煤炭行業A股上市公司正式公布了三季報,出現虧損的有14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實現盈利的煤炭上市公司中,也并非意味著其業績良好。
按照往年規律,進入10月,正是煤炭銷售的黃金時間段,煤炭價格往往在這個時候都會應聲上漲,但是今年10月,煤炭價格卻面臨著神華、中煤、同煤等巨頭的價格亂戰,動力煤價格一路下滑,有煤價風向標之稱的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也屢屢刷新上市以來的新低點。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滬深兩市共有27家煤炭行業A股上市公司正式公布了三季報。出現虧損的有14家。其中,陜西煤業(601225.SH)目前虧損最為嚴重。此外,中煤能源上市七年首次報虧,其前三季度虧損約16.7億元,同比大降352.8%。
而多位煤炭市場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期來看,煤炭價格已經連跌了3年,對于煤炭企業來說,除了面臨虧損之外,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價格底部在哪,而對于煤炭貿易商來說,不斷坍縮的利潤更是讓他們中的不少人黯然離場。
10月價格調降
心憂炭賤愿天寒,然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即使在煤炭傳統銷售旺季,價格依然低位運行,絲毫沒有抬頭之勢。
根據10月28日最新一期的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顯示,該指數價格在本報告期(2015年10月21日至10月27日)報收于380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4元/噸,連續7周下挫,繼續刷新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同比下降24%,環比下降1.04%。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自2015年年初以來,除了6月上旬經歷了兩周累計4元的短暫回升之后,其他多數時間,環渤海動力煤價格都在弱勢下跌
相比煤炭價格的持續滑落,更令市場關注的,是市場上煤炭巨頭企業的價格亂戰。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30日,中煤和同煤率先降低了自己的部分銷售價格,其中中煤多數煤種價格較9月份下調6元/噸或10元/噸,并且加大了部分煤種的優惠幅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