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質造”助閩產業脫胎換骨
“十二五”以來,福建省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助力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成為福建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由此受到廣泛關注。展望“十三五”,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福建省將加快實現由“制造”向“智造”及“質造”的轉變。
官方利好政策頻出臺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強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既是福建當前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十三五”目標的關鍵。為此,福建省于近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而隨后問世的配套政策《福建省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的九條措施》(以下簡稱“智能制造九條”),作為全國各省市中第一份促進智能制造加快發展的專項文件,為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來閩考察重要講話中,對我們提出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要求,其中‘產業優’是重要內容?!濉瘯r期,我們要解決好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矛盾,關鍵的途徑就是要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增長動力由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換?!庇葯嗾f。
對于福建產業轉型升級的預期目標,尤權解釋說,要著力推動發展模式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產業結構向更加協調、更加優化轉變,發展動力向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轉變,制造模式向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潔、安全轉變,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一、二、三產業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打造福建產業升級版。
“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是現有產業向更先進技術、更高生產率、較快需求增長的方向轉變,不斷適應需求升級的變化和縮小生產率的差異,其核心是生產率不斷提高、產業價值鏈不斷提升,讓升級后的產業更有效率、更會賺錢、更能贏利,實現商業貿易活躍、社會財富增加和經濟良性發展。”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葉飛文說。
智能發展成主攻方向
作為全國紡織、服裝、鞋帽等傳統產業密集的地區,晉江近年來因勞動力成本走高制約經濟發展?!皶x江是以輕工產業為主的制造業,現在面臨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軟、成本上升的壓力。”晉江市經貿局局長顏呈礦指出,原來的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必須轉型升級。
在“智能制造九條”中,發展數控一代、智能裝備、機器換工等成為主攻方向。針對中小型企業普遍缺少研發力量的問題,晉江市有關負責人說,政府要構建創新平臺、孵化平臺、服務平臺、研發平臺等,提供公共服務。目前晉江市已引進了中科院、中紡院等10多家科研機構和大批科研人員。晉江市還研發機器換工的辦法,目前已應用在陶瓷、食品等行業。研究員蔡宇祥說,自動化的提升可以節約70%至80%的人力。
福建省發展改革委表示,將優化產業創新平臺布局,探索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加強創新平臺和示范基地建設,同時整合利用相關重點(企業)實驗室、工程實驗室、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等資源,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絡。
積極推進機械裝備高端化,也是福建產業轉型的題中之義。據福建省發展改革委介紹,福建將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升裝備產品水平,建立重大裝備開發制造體系。泉州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國家“數控一代”示范區,近兩年已有千家左右企業應用數控技術和產品,減少勞動力用工近30%,涌現一批高成長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及數字化車間,實現“機器聯網”、“工廠聯網”,集成創新人機智能交互、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技術和裝備。
產業向“質造”轉型
莆田的產業轉型經驗同樣值得關注。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世界知名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等便已將莆田作為代工廠所在地,莆田由此掌握全球頂尖的造鞋工藝,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近來莆田制鞋業卻深陷“仿冒”等口碑泥淖,甚至曾因高仿各類國際名牌鞋被扣上“假鞋之都”的帽子。
阿里巴巴集團今年4月啟動“中國質造”,即“通過和當地政府建立全套完善的扶持、監督、管理機制,扶持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自主品牌快速成長,并帶動傳統制造企業進行轉型升級”,打造線上線下攜手監管、共同推進的產業模式。莆田有幸被選中,成為項目落地的首站。
耐克全球知識產權/隱私保護政策總監8月在莆田調研后稱贊,“入駐‘中國質造’的莆田鞋質量和設計都很不錯。”期望3年后能與“中國質造”商家在國際行業論壇上相會,共同討論運動鞋發展趨勢。
目前莆田人才市場上最搶手的不是一線工人,而是鞋款設計師。有鞋企老板說,“有多少設計師,莆田都能消化掉。”易佰達鞋業引進電腦針車設備后,工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用手操作針車,而在排列好鞋面材料后直接按動觸屏開關操作。
莆田制鞋業曾因缺少名牌,依賴接訂單、做代工發展主業,在價值鏈末端長期徘徊。今非昔比,借助“互聯網+”,莆田實現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線上線下的“比翼雙飛”,讓鞋企發現了轉型升級之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