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中國制造業迎來機器人時代 工業機器人應用越來越廣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素):比爾·蓋茨曾預言,機器人將重復個人電腦崛起的道路,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當人們對機器人的了解還停留在科幻片里的虛擬角色的時候,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種種跡象表明,機器人時代正在快速到來。

      不久前,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公司與中國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達成合作意向,將于今年在哈南工業新城建設機器人產業園,生產100萬臺機器人取代部分人工勞動力。富士康,這個開設在中國的著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開始踐行它的“機器替代人工計劃”。

      事實上,除了富士康為代表的大企業,在中國的不少中小企業里,機器人也已悄然上崗。

      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一家生產電腦外部設備的企業,2011年5月以后,該公司引進了大批機器人走上崗位,和工人們一起工作。在雷柏科技的鍵盤生產區,一個個機器人不斷地向鍵盤上組裝各種零件,并將半成品轉往下一個工序,完成同樣的產量,以前的操作流程需要110個工人不停地工作,但現在只需要5人,省掉了105個人的工費。

      一工廠女工介紹:“感覺那機器速度挺快的,感覺以后的話,肯定更多的(機器人)能夠代用人去做很多事情。”

      無獨有偶,廣東省光弘科技電子有限公司革新推進部部長黃福新對于他親自參與引進的3臺“擰螺絲機器人”非常滿意。他說,機器人相對于人工的優勢非常明顯。

      黃福新說:“以前我們手工打的,完成一個工作的時候要一分鐘,現在機器人用時40秒,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所有的力矩都有保證了,不會有漏,以前手工打的時候,可能偶爾會漏打。它永遠都是熟練工,不需要培訓。”

      黃福新還算了一筆賬,這3臺機器人一共花了18萬元人民幣,但它干活相當于6名工人,一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如果按3年的使用期計算,能節省四五十萬元人民幣。基于機器人帶來的高效投資回報率,公司今年還會撥500萬美元投資在機器人引進上。

      為什么最近幾年中國制造業會出現大量機器人上崗?有分析認為,這一現象的背后,有著極為迫切的時代需求。4月中旬,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建議人們關注這樣一組數據:2012年中國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繼續下降的同時,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減少了345萬人。

      盛來運說:“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保持了10%左右的高增長,主要是因為中國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經過30多年的高增長以后,近幾年勞動力的價格在不斷的上漲,年輕一代的勞動力的供求關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要用更高的工資來吸引這些勞動力發展生產。”

      中國最大的機器人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指出,現在,外部條件也迫使中國制造業不得不尋求新的用工模式。

      曲道奎說:“第一,歐美。去年奧巴馬總統提出了美國的我們叫制造模式的一個變革,我們叫制造模式的變革,要智能制造;那么歐盟呢,通過了新工業革命這么一個決議,在去年的七月份,它的核心是機器人加信息系統加智能設備,形成一種新的以機器人為主的智能制造模式。那么制造模式一改變,中國以人力為主的低成本制造模式,我們幾乎優勢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們將來的高端制造這塊,很可能歐美要重新壟斷。這對中國的高端擠壓來講非常明顯、非常急迫。更關鍵的,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我們比較自豪的,我們叫低成本制造很可能將來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首先我們低端制造,現在在往東南亞、往墨西哥、印度快速轉移,另一方面,我自身的勞動力短缺、成本的急劇上升使我們在這種以人力為主的低成本制造方面的優勢,也是越來越不明顯了,很可能未來3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要喪失,所以就從兩邊倒逼著中國快速進行產業升級和換代,就是低端,我們怎么來通過機器人化,實現我們低端的一個持續同時往中高端來發展。”

      復雜的國際、國內競爭,給中國制造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然而,這些壓力卻給機器人“上崗”創造了機會。對企業來講,機器人不但能夠緩解“招工難”問題,而且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作為中國引進機器人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造中心總監鄧邱偉認為:“越往后面看,人工成本越往上漲,我們(采用機器人)的競爭優勢就會越得到體現,我們的競爭優勢跟他們拉開很遠的時候,整個行業的狀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今年4月初,福建衛浴行業邀請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共同研發機器人生產線,計劃采用機器人加工、拋光水龍頭、生產衛浴產品的零部件。福建五金閥門衛浴水暖行業副會長岑利澤曾經參觀過機器人生產線,對此印象深刻。

      岑利澤說:“有一次參觀高儀公司的生產線,一個閥芯的生產線只有五個機器人。旁邊有一家也是兄弟單位在做閥芯的,他是五百多號人。五百多號人一年才做一個多億的產值,那高儀公司這五個機器人一年可以做十多億的產值。”

      機器人生產,質量有保障、同時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正因為如此,中國大批的制造業企業開始引進機器人,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機器人市場。為了搶奪這一市場,中國已經雨后春筍般地成立了30多個機器人產業園,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重工也重金殺進這一市場,那么,機器人市場到底有多大,前景有多誘人呢?

      以每年6000億元人民幣產值的衛浴用品制造行業為例,在成本競爭的壓力下,有兩萬多家衛浴企業都存在購買機器人的需求。福建五金閥門衛浴水暖行業副會長岑利澤算了一筆賬,他說:“每家企業,比如說,不要多,買十臺機器人,一臺機器人六十萬(元)好了,就是每家企業買六百萬,六百萬乘以兩萬(家企業),這是個什么數字?”

      按照這一數字,最終算出的結果是1200億元人民幣,雖然實際需求可能沒有這么多,但即使按十分之一算,也將達到120億元人民幣。在巨大市場的誘惑下,一些衛浴企業甚至開始考慮轉行,專門為衛浴行業提供機器人設備。而在深圳,國際集裝箱巨頭――中集集團也已經開始機器人生產線的研發,并希望它能替代20%的員工。

      2012年,德國勞動研究所所長克勞斯·齊默爾曼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曾撰文稱,機器人“正在見證中國工業戰略的重大轉變”。許多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或將成為中國制造業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拐點。

      機器人上崗已成為現實,隨著機器人大軍的日益龐大,越來越多的工作將由機器人取代。這也引發了一種擔憂,機器人快速、大量上崗會不會影響到普通人,尤其是那些缺乏專業技能的人的就業?一位女工告訴記者說:“以前我們這里都很多人,現在減少了好多,其他的人調到其它線,也有的就走了呀,現在有感覺好像有馬上就要失業的感覺。”

      企業家們認為,總體上看,目前中國的制造業還在面臨用工荒,找工作并不難。而機器人所取代的大多是重復性的機械勞動以及危險的、或對人體有傷害的崗位。

      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焊裝車間負責人馮奕強表示,以前焊裝車間對汽車某部件進行拼接的時候需要8個人,整個操作的過程相當的繁瑣和勞累,有時甚至會因為過度疲勞導致生產事故,但是如今機器人的運用讓昔日勞動強度巨大的產業工人變成只需輕輕按動按鈕的藍領工人。

      馮奕強說:“將來整個焊裝車間,根據我們的產能規劃,后期的自動化率會達到90%以上,現在的一些產業工人將來更多的是扮演一種技術藍領的角色。他們更多的是進行一些設備的維護、點檢、保養、品質的一些監控。”

      機器人的大量應用將顛覆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分工,由此會出現一些新的工作崗位,社會將增加對機器人技術研發、維修等崗位員工的需求。此外,像創意行業,以及需要彼此之間進行情感溝通的傳統服務行業也很難被機器人取代。

      在未來,機器人的應用將會從高端產業、特種行業向一些低端產業普及,例如建筑、紡織等。而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將會把機器人引入日常的生產、加工中來。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用工荒等問題的出現,工業機器人取代人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一個新的制造業時代已經來臨。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冲田杏梨高清无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女主播|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免费人人潮人人爽一区二区 | 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